《月下笛》

彭元逊 宋代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
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翻译

江边路上有行人来往,竹林间藏着几间茅屋,下面是一片幽深的山谷。春风吹拂,一棵翠绿的小树从山坳里探出头来,像是女子鬓边的发髻,还很娇小。行人远远地迎来,近处又依偎着山势回望,归去时还不忘叮嘱枝条繁茂的树木,这情意似乎永远说不完。一叶小舟正要远行,船到江心回头望去,惊起一群飞鸟,扑棱棱地四散而去。
多年后再次踏上当年游历时穿的木屐,重游故地。山峦静静环抱着孤城,月光洒在华表之上,一片清辉。鸡鸣声和人语声隔着江水传来,笑声与歌声交织成一片。当年一起登高远游的朋友历历在目,像李白杜甫那样,写诗也从不草率敷衍。如今长桥之外,还有人在清晨霜气弥漫的时候吹笛,那悠扬的曲调飘荡在寒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