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柳-悯亡国也》

白居易 唐代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
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
紫髯郎将护锦缆,青娥御史直迷楼。
海内财力此时竭,舟中歌笑何日休。
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
炀天子,自言福祚长无穷,岂知皇子封酅公。
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
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
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
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
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翻译

隋堤上的柳树,经过岁月的侵蚀,已经衰败不堪。风吹雨打,只剩下两三株在汴河口摇曳。老枝病叶令人愁绪万千,它们曾在大业年间迎来春天。那时,炀帝下令在河岸种下柳树,从黄河到淮河,绿荫绵延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时节,柳色如烟,柳絮如雪。炀帝南巡江都,肆意游玩,这些柳树本应系住龙舟。紫髯的将领守护着华丽的缆绳,青娥般的御史在迷楼中值守。然而,此时国内财力已耗尽,龙舟上的歌舞欢笑何时才能停止?上层荒淫,下层困苦,这样的局面难以持久,国家的危亡如同悬在丝线上的玉珠。
炀帝曾自诩福祚无穷,却不知皇子被封为酅公。龙舟还未驶过彭城阁,义军已攻入长安宫。宫廷内乱,人事剧变,炀帝未能回到秦中,最终葬在吴公台下,悲风萧瑟。
两百年来,汴河路上,沙草与烟尘日复一日。后世的君王如何以史为鉴?只需看看隋堤上这些亡国的柳树,便知兴衰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