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李贺 唐代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翻译

北风呼啸,夹杂着胡角的悲鸣,蓟门的寒水泛着苍白的光。天空笼罩着通往青海的道路,城头上的月光洒向千里之外。夜露湿透了旗帜,寒气凝结成金,更深夜静时仿佛能听见刻漏的滴答声。外族战士的铠甲如蛇鳞般紧密锁扣,马匹嘶鸣,在青冢间扬起一片白尘。
秋意渐浓,寂静中显现出旄头星的光芒,远方黄沙漫卷,席地而起的愁绪萦绕心头。在帐幕之北,似乎天际已尽,耳边传来黄河奔涌的声音,仿佛自边塞之外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