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王维 唐代
一兴微尘念。
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一作都)阴界。
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
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
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
从贪始觉贫。
色声非彼妄。
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
万殊安可尘。
胡生但高枕。
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
理齐甘负薪。
予若未始异。
讵论疏与亲。
浮空徒漫漫。
泛有定悠悠。
无乘及乘者。
所谓智人舟。
讵舍贫病域。
不疲生死流。
无烦君喻马。
任以我为牛。
植福祠迦叶。
求仁笑孔丘。
何津不鼓棹。
何路不摧辀。
念此闻思者。
胡为多阻修。
空虚花聚散。
烦恼树稀稠。
灭相(一作想)成无记。
生心坐有求。
降吴复归蜀。
不到莫相尤。

翻译

一个微小的念头兴起,就如同尘埃一般,而人生短暂,就像早晨的露珠转瞬即逝。如此看待世间万象,到底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呢?障碍与存在本是根本,追求空寂又怎能舍弃外物?想要洗净心灵却难以彻底理解其中奥义,领悟大道时反而更加迷茫。因为爱欲而产生种种果报,从而招致病痛;由于贪念才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贫乏。色声等外境并非完全虚妄,那浮华梦幻之中恰恰蕴含着真实的自我。
四通八达的道路究竟通向何处?万物纷繁复杂,又怎能轻易被束缚?胡人只管高枕无忧,可他的寂寞又有谁能陪伴?即便战胜一切也不必为生计发愁,道理明白后甘愿承担生活的重担。我与他人本质上并无不同,又何必区分亲疏远近?天空辽阔无边,看似漫无边际;世间万物悠悠流转,自有其定数。无需借助外力,智者自能渡过难关,就像乘舟渡河一般。不必刻意逃离苦难之地,也不会在生死轮回中感到疲惫。无需用比喻来劝解,就让我随性而为吧。种植福田供奉迦叶尊者,嘲笑孔丘追求仁义之道未免太过执着。哪条河流不需划桨前行?哪条道路不会经历坎坷?想到这些,那些听闻思索的人为何还会遭遇诸多阻碍呢?
空虚之中,花开花落,聚散无常;烦恼如同树木,或稀或稠,因心而生。若能消除对外相的执着,则达到无记的状态;一旦心生执念,则陷入有求之苦。就像当年有人降服吴国后返回蜀地,如果未曾到达目的地,也无需相互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