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著 的图书作品

找到 10 本图书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佛学宝典 无著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 。凡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论议等四品。本事与决择二分系取自瑜伽师地论中之本地分及摄决择...

查看详情

大乘庄严经论

佛学宝典 无著

梵名Maha^ya^na -su^tra^lam!ka^ra 。凡十三卷。无着造,唐代波罗颇蜜多罗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种法门。又称大乘庄严论、大庄严论、庄严经论、庄严论。乃瑜伽十支论之一。全书共分二十四品。现存之梵本系法国学者莱维(S. Le/vi)于一八...

查看详情

六门教授习定论

佛学宝典 无著

全一卷。又作习定论。印度大乘宗经论部。无著菩萨颂,世亲菩萨释,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本论于武后长安三年(703)十月在西明寺译出,系简要叙述当代瑜伽系禅观之内容,明以六门修习禅定,而得世出世之果。...

查看详情

摄大乘论

佛学宝典 无著

梵名6aha^ya^na -sam!parigraha-s/a^stra 。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印度无著造。汉译本有三:(一)后魏佛陀扇多(梵Bud6has/a^nta )译,凡二卷。(二) 陈代真谛译,凡三卷。又称梁译摄大乘论。(三)唐代玄奘译,凡三卷。题名摄大乘论本。以上三种译本皆收于大正藏第...

查看详情

显扬圣教论

佛学宝典 无著

梵名Prakaran!a^ryava^ca^ -s/a^stra 。凡二十卷。又称总苞众义论、广苞众义论、显扬论。印度无著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论为显扬瑜伽师地论要义之最著者,古称瑜伽论十支之一;为唯识宗十一论之一,成唯识论之所依。本书凡十一品:(一)摄事品,(二)摄净义品,(三)...

查看详情

显扬圣教论颂

佛学宝典 无著

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   即无着菩萨《显扬圣教论》中摄颂...

查看详情

摄大乘论译注

佛学宝典 无著

无著撰。有三个汉译本:①《摄大乘论》三卷,陈真谛译;②《摄大乘论》二卷,北魏佛陀扇多译;③《摄大乘论本》三卷,唐玄奘译,以真谛和玄奘译本影响较大。是对《大乘阿毗达摩经》中《摄大乘品》的解释论述,从瑜伽行派的观点,概括性地阐明大乘教义教理。为法相宗所依的重要论典。有世亲著《摄大乘论释》(汉译有真谛、达...

查看详情

大乘修心七义论释

佛学宝典 无著

大乘修心七义论释,一卷,民国慧海等译,无着贤菩萨造。大藏经补编,第09册。...

查看详情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

佛学宝典 无著

《摄大乘论》。古印度无著著。汉文有三个译本:南朝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三卷,北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二卷,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三卷,其中真谛和玄奘的译本影响较大。该书是对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未传入中国)的“摄大乘品”的解释论述,对比小乘,阐述大乘教义, 着重宣传*瑜伽行派的观点。此本为今人吕...

查看详情

入行论释・善说海

佛学宝典 无著

《入行论释・善说海》是一部对《入行论》进行深入阐释的重要论典,由藏地无著菩萨所著。无著菩萨是公认的具有菩提心的大德,还著有《佛子行三十七颂》,其作品对修行者的相续转变意义重大。 这部论典的译者是索达吉堪布。堪布生于 1962 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多年来,他致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