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书

找到 23436 本图书

中国“大一统”的“三时一贯”论

国学知识 佚名

中国“大一统”的观念并不仅仅是自秦至清的皇权专制帝国时代所特有的意识形态,而是中国政治文明中的一个源远流长的根本传统,它“一以贯之”地存在、而又显现为“三时”即三个不同时代的历史形态——王权时代的大一统、皇权时代的大一统和民权时代的大一统。其“不易”与“变易”,皆渊源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情感。然而今天作...

查看详情

晚年熊十力的本体论转变

国学知识 佚名

凭着成书于三十年代的《新唯识论》,熊十力跻身于现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列。正是在这本书中,熊十力把探究真实的存在确立为哲学永恒的主题。在熊十力看来,真正的哲学必须建立一种本体的意识,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生命与根底,而本体意识的建立是与体用(本体与现象)的辨析联系在一起的。《新唯识论》明确地把“摄用归体”作...

查看详情

佛教戒律与道德

国学知识 佚名

五戒虽是为佛教在家信徒制定的,但实际也包含在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中,也包含在大乘戒的“十重戒”之中。因此可以说五戒是一切佛教信徒的戒条,也是他们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道德规范。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学者将五戒比附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正是看到它们内涵中所具有的道德意义。他们有意将佛...

查看详情

达摩的禅法

国学知识 佚名

这里所说的禅法不仅包括对坐禅修行方法的规定,而且也包括对禅学的见解及其所依据的佛教理论。下面主要根据柳田圣山所校编的《达摩的语录--二入四行论》(下简称《四行论》,凡引柳田校本用1、2等标出段落)并参照铃木大拙《校刊少室逸书及解说》中的《二入四行论》等,从四个方面概要地介绍达摩的禅法。(一)“二入四...

查看详情

乾隆的冷面冷心

国学知识 佚名

内地、港台的影视作品中的乾隆皇帝几乎都是正面形象,年轻时期的乾隆必定风流倜傥,中年的必定是洒脱幽默,老年的必定是慈祥悲悯。总之是个一点瑕疵也没有的完人。当然这也符合乾隆晚年对自己的认定——十全老人。这与我读有关乾隆史料得来的印象不同。无论从“高宗实录”还是从他老人家的“上谕”中,我看到的是一位把皇帝...

查看详情

荀子人性观非“性恶”说辨

国学知识 佚名

《荀子》有《性恶》一篇,提出著名的“性恶”说。学术界对这一说法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但以“性恶”说为荀子人性思想的基本论说,一直是荀学研究领域的主流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传世本《荀子》提到“性恶”的只有《性恶》篇。相比而言,《孟子》“性善”说虽主要集中于《告子上》《尽心上》,但其他篇讲述人性或政治问题时...

查看详情

昨日世界

外国名著 茨威格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了一战前欧洲秩序井然、从容淡定的生活,他的中学、大学岁月,在世界各地的游学经历和艺术创作生涯,与欧洲文化名人的真挚情谊,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和一战中人们失去理智的战争行为,以及战后的道德与价值观的倒退与混乱、法西斯的崛起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查看详情

动机与人格

外国名著 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家、伦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创作的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54年。《动机与人格》共16章、3个附录,书中马斯洛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思潮中的“机械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即“方法中心论”与“还原论”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了人本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即“问题中心论”与“整体动力论”;同时,马斯洛将...

查看详情

存在心理学

外国名著 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所著的心理学著作,全书分为六编,围绕健康心理学范畴探讨成长动机、存在性认知与价值等主题。书中提出"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的辩证关系,强调个体通过满足深层需求实现心理整合,并将"高峰体验"视为潜能实现的标志性状态。基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该书构建了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心理...

查看详情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外国名著 马斯洛

此书是心理学大师、管理学大师马斯洛探讨关于人性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全书共8篇23章。 书中详细探讨了自我实现及其超越、人类的创造性、价值、高峰体验、需求层次关系等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要概念和哲学观点,是一本极佳的人本心理学启蒙读物。书中还自述性地解释了马斯洛为何开始研究自我实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师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