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杂记 分类图书

找到 1913 本图书

未晚斋杂览

学术杂记 吕叔湘

语言学家吕叔湘著,读书札记合集,吕叔湘,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是近代汉语语法的开创人之一。共收录 7 篇文章,这些文章曾在《读书》杂志的 “未晚斋杂览” 栏目发表过。 “未晚” 者,已晚也,作者怀着 “已经晚了” 的心情选择 “未晚” 作为斋名,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紧迫感,同时也取自作者以 “未晚”...

查看详情

怎样判别是非

学术杂记 殷海光

逻辑学家殷海光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聚焦于如何通过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来区分是非真伪,尤其针对日常生活中易出现的认知偏差、逻辑谬误提供了清晰的辨析方法。 全书核心围绕 “逻辑” 展开,强调逻辑是判别是非的基础工具。殷海光在书中指出,人们常因情感、偏见、传统观念或不当推理而陷入判断误区,例如混淆事实与价值、...

查看详情

语言与文化

学术杂记 罗常培

语言学著作。罗常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年出版,语文出版社1989年重新排印出版。重排本对初印本排印上的错误、与现在通用译法不同的译名、因材料不齐而遗留的问题均加以校正。重排本书前有吴玉章题词、吕叔湘的再版前言、邢序(邢公畹)、及一版时的陆序(陆志韦)、自序,全书共八章,第一章“引言”,概述了该...

查看详情

中国传叙文学之变迁

学术杂记 朱东润

朱东润著,该书为朱东润先生生前未刊稿,书中包含十五篇论文,对中国传叙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内容涵盖了从《晏子春秋》《史记》到唐代文人传叙、宋代行状年谱、全祖望《鲒埼亭集》碑铭传状等多个方面,探讨了传叙文学的名称和流别、真实性等问题,还对刘邦和项羽、隋文帝和炀帝等人物进行了独特评价。该书整体学...

查看详情

八代传叙文学述论

学术杂记 朱东润

朱东润于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乐山撰写,该书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的奠基性学术专著,以西方传叙理论为参照,系统梳理汉魏至南北朝时期传叙文学的发展脉络,聚焦于人性真实性的探讨。 全书基于对四百余种传叙文献的辑佚与考订,评析《曹瞒传》《法显行传》等作品,提出传叙文学的核心在于揭示人性真相。正文分十...

查看详情

唐代佛教

学术杂记 范文澜

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分为引言、佛教各宗派、禅宗三部分。系从作者所编《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中抽出有关唐朝佛教的章节整理而成。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范文澜先生对中国唐代佛教的看法。范文澜对佛教是持批判态度的,总的看法是,“佛教在唐朝是社会的大祸害”。尽管“它在文化领域内曾作出不少成绩”,“艺...

查看详情

中国妇女生活史话

学术杂记 田家英

田家英著,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出版。该书汇编了田家英为《新中国妇女》期刊撰写的稿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妇女生活、中国奴隶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和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作者为适应一般妇女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和生活状况,是一部用唯物...

查看详情

闲情偶寄译注

学术杂记 李渔

杂著。清李渔著。十六卷,或作六卷。凡“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每部下分数节,凡三十六节,节各有题,每节又下分数段,凡二百三十四段,段亦各有题。论及戏曲创作与表演、女子姿容妆饰、园林建筑结构安排、室内家具布置、饮食烹饪、栽花种树、医疗养生等各方...

查看详情

中国史学入门

学术杂记 顾颉刚

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出版。全书以中国民族史为核心,分阶段论述商至清代的民族融合历程,结合历史地理学分析各族群迁徙与神话传说。书中解析《诗经》《尚书》等先秦文献体系,评述诸子百家思想流派,并梳理二十四史、杂史及清代考证学发展。内容涵盖经学、汉学、宗教史等领域,注重史料辨伪与...

查看详情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学术杂记 严耕望

本书原稿虽为严先生为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授课撰写的讲义,然已足见先生于中国政治制度的思考与研究,亦是严先生唯一一部从上古至清代,完整论述中国政治制度的专著。严耕望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政治制度之研究,著有《秦汉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等多部专著及论文,惟未及著就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