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 分类图书

找到 2033 本图书

《墨子》是什么书

国学知识 佚名

思想杂著。《汉书·艺文志》录七十一篇,今本《墨子》十五卷,五十三篇。关于《墨子》一书或其中各篇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学术界有许多种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它既非墨子所著,亦非某一人所著,又非一时所成,可以视之为战国时期的“墨学丛书”。反映了墨子和前期墨家以及后期墨家的学说。墨子,姓墨,名翟。关于...

查看详情

《老子》是什么书

国学知识 佚名

又名《道德经》,因分《道经》和《德经》两篇,故名。又全书共计五千余言,故亦称《老子五千文》。阐述哲理思想的著作。旧题春秋末期老子所作。现在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颇多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成书于孔子、墨翟之后,不晚于庄子,可能在战国中前期,其书不是老子本人亲著,但基本上保存了老子的学说,其中也间杂有后人的文句...

查看详情

《管子》是什么书

国学知识 佚名

思想杂著。刘向编定《管子》时共八十六篇,今本存七十六篇,另有十篇名存实亡。相传为春秋时管仲撰。成书于战国(约前475—前221年)间。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故又称管敬仲。生年不详,卒于周襄王七年(前645年)。颍上(今安徽颍县)人。官至齐相。早年贫困,后经鲍叔牙多次举荐,于周庄王十二年(前685...

查看详情

《周礼》是什么书

国学知识 佚名

又名《周官》、《周官经》。一般认为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附添有儒家政治理想的著作。各种版本卷数不一。旧题周姬旦撰。关于《周礼》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历史上一直有争议。西汉刘歆始言《周官》为周公作,东汉郑众始把《周官》称《周礼》,郑玄直言《周礼》为周公作。周公姓姬名旦,一称叔旦。西周初年...

查看详情

《仪礼》是什么书

国学知识 佚名

原名《礼》。汉代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称为《士礼》;相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晋人以其所讲不是礼的意义,而是具体仪式礼节,故称之为《仪礼》。记载古代礼制著作。有今古文之分。今文经即汉高堂生所传之经,共十七篇。相传鲁恭王得自孔子旧宅的为古文经,凡五十六篇,中十七篇与今文经相同,但文字上略有...

查看详情

《韩非子》是什么书

国学知识 佚名

思想著作。二十卷,五十五篇。战国末期韩非撰。约成书于战国末年。韩非,名非。约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口吃,不善言,长于著书,喜好刑名法术之学。有感于韩国的日益衰弱,上书变法,未被采纳。“观往者得失之变”,著书立说,作《孤...

查看详情

《荀子》是什么书

国学知识 佚名

思想著作。战国末荀况撰。三十二篇二十卷。成书于战国末年。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约生于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卒于秦王政九年(前238年)。赵国(今山西省南部)人。荀子曾与楚将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之前,又西入秦,见秦昭王及应侯范睢,打破“儒不入秦”的先例。五十岁时始游学于齐国稷下,以德高年...

查看详情

《墨客挥犀》简介

国学知识 佚名

《墨客挥犀》是一部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彭乘撰。十卷。书中记有苏轼自海南北归及章惇贬至雷州两事,可见成书于宋徽宗时期。 今存《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说郛》收有部分内容。本书所记,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官场见闻。作者生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等朝,仕历颇长,熟知官场情况,部分地反映...

查看详情

吴澄的人学思想

国学知识 佚名

吴澄,元代思想家,哲学家。字幼清,号草庐,世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他在27岁前,生活在南宋,其后大半生是在元代度过的,是元代理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5岁时,他厌科举,用心儒学。19岁时,作《道统图》,以朱熹之后道统的接续者自居。并为邵雍《皇极经世书》作续篇,称《皇极经世续书》。...

查看详情

学佛入门看什么经书

国学知识 佚名

《心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一卷。两百六十字。唐朝玄奘大师译。在中国,凡是佛教徒几乎都能将《心经》朗朗上口,甚至许多人以之作为日课,早晚薰修。在佛教消灾、祈福、追荐、祝祷等仪式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心经》的语句随著磬鱼声宣流而出,精简的文字、深远的义蕴,像警钟般敲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