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蛟亭和巩丰韵》

赵汝谈 宋代
幽亭枕苍峡,云窦通曲水。
百折如建瓴,虢虢鸣不止。
客来一抽钥,白雾噀岩底。
欻翕千丈蛟,拿空翠涛起。
天开混沌竅,日洗盘古髓。
谅匪畜池鳞,多应化雷尾。
冯陵气易壮,怖荡辞难侈。
日假金洞光,景逾瑶池泚。
谁云游方外,巧异缁尘里。
坡仙颇年数,觌面犹尺咫。
采句贵自然,巩言良是已。
璇题豁灵界,篆出蕃君里。
物生亦倚数,有形必有靡。
道人亦多事,浮念何时死。
余生嗜泉薮,痼习牵研几。
太息动静机,于何寄真理。
醉倒和沧浪,烦君更详此。

翻译

幽静的亭子坐落在深邃的峡谷之上,云雾缭绕的山洞与曲折的溪流相通。溪水奔腾不息,仿佛从高处倾泻而下,发出哗哗的声音。当有客人到来时,只需轻轻转动钥匙,白雾便从岩石底部喷涌而出。刹那间,如同千丈长的蛟龙腾空而起,搅动着翠绿的波涛。天地仿佛被重新开启,阳光洗涤着古老的痕迹。这景象绝非池中之鱼所能比拟,更像是化身为雷电的尾巴。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难以用言语形容。借助金洞的光芒,景色比瑶池更加耀眼。谁能说这种景象只能在世外桃源见到,在繁华尘世中也一样奇妙。苏东坡虽已去世多年,但他的风采似乎就在眼前。作诗贵在自然,他的言语确实如此。精美的匾额透露出神秘的世界,篆刻的文字描绘出蕃国的风光。万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某种规律,有形的东西必然有其变化。修行之人也有许多杂念,这些念头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我一生酷爱山水,对学问的追求从未停止。感叹世间万物的动静转换,真理又该寄托于何处?喝醉后与沧浪之水融为一体,希望你能详细解释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