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

赵汝回 宋代
柳南矫矫蛟龙骞,古诗古文高入天。
奉试词场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
集英殿下听胪传,唱在第十众所冤。
天岂恨汝月蚀篇,罚使得吟瘴海边。
中州近年栽木绵,春寒秋热气已偏。
我心忧国身甚便,编排失手安足言。
敌窥淮汉蹂两川,君相不得高枕眠。
古人度岭悲南迁,今人度岭如登仙。
端溪溪阔山无烟,长腰米白鲫鲩鲜。
山媪采蕉蜒采蠙,羽檄不警徭赋蠲。
党碑诸贤昔往还,人士尽识洛水源。
广文下马春风前,升堂讲书鼓鼘鼘。
远方朋来笈在肩,再拜愿预弟子贤。
中庸大学玄又玄,商盘周诰非雕镌。
灯花两檐陈俎笾,一一口说手注篇。
霜毫之笔云涛笺,墨香瓦滑不受研。
下岩古坑石柿填,千夫秉炬入戽泉。
鑱出一片紫玉砖,色如马肝鹆眼圆。
得这酬直不论钱,乍是对客寒无氈。

翻译

柳南的山势高峻,像矫健的蛟龙腾空而起,古诗古文高高飞入云天。柳度在考场中奋斗了三十年,每夜都仰望魁星,希望金榜题名。在集英殿里听皇帝唱名,他排在第十名,却让众人感到惋惜。上天难道是因他写过讽刺月亮被食的诗篇而惩罚他,让他只能在瘴气弥漫的海边吟诗?
近年来中原种起了木棉,春寒秋热,气候已经不正常。我忧心国家,自己也身不由己,编排文章时出了差错,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敌人窥视淮汉,践踏两川,君王和宰相无法安睡。古人过岭南迁时悲痛万分,如今的人过岭却像登仙一样轻松。
端溪水宽山无烟,长腰米白,鲫鱼和鲩鱼都很鲜美。山里的老妇人采蕉叶,小孩采蠙虫,战事不紧,赋税也减免了。过去那些贤士常在这里来往,当地的读书人都知道洛水的源头。广文先生下马时春风拂面,在堂上讲学,鼓声阵阵。远方的朋友背着书箱而来,恭敬地拜见,希望能成为他的弟子。
《中庸》《大学》深奥玄妙,商汤的盘铭、周朝的诰命,都不是雕琢修饰而成。灯花在屋檐下摇曳,陈设着酒食,他们口述讲解,亲手注释文章。用霜毫笔写在云涛般的纸上,墨香四溢,纸张滑腻,难以研磨。
下岩的古坑石堆积如柿子,千人举着火把进入水井。凿出一片紫玉般的砖,颜色像马肝,眼状纹路圆润。得到这样的石头不计价钱,但面对客人时,家中却连一张毡子都没有,冷得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