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宜春北岩》

曾由基 宋代
宦躯真沐漆,放怀北岩去。
行行如蔍境,渐入幽绝处。
湿翠欲沾衣,晴云乱生屦。
滩声时抑扬,岚气互吞吐。
松寒韵笙竽,碣石装钟虚。
朱实嫋碧藤,白羽明翠坞。
提壶忌人醒,市醑邀我沽。
野果枝头寻,水光空中度。
饮少辄颓玉,山灵劳拱护。
起来一凭栏,件伯是佳句。
此景几百年,却待予全付。
吟成石点头,喜极石应语。
何处一鸣鹤,而作赏音和。
仰峰人所仰,隔江不受呼。
正如山中人,九诏不一顾。
传闻唐卫公,挟册曾此寓。
皋夔读何书,瑰誉响千古。
一生拗介甫,政坐读书误。
公乎傥可作,同草遂初赋。

翻译

宦海沉浮,真如沐浴于漆黑之中,如今决心抛开一切,畅游北岩。一路走去,风景如画,仿佛步入一片密集的蔓草之境,渐渐深入至静谧而幽深的地方。湿润的翠绿似乎要沾湿衣裳,晴空中的云朵在脚下缭乱。河滩的流水声时高时低,山间的雾气彼此吞吐交融。寒冷的松林间仿佛回荡着笙竽之音,巨大的碣石犹如古朴的钟鼓。红彤彤的果实挂在碧绿的藤蔓上摇曳,洁白的羽毛在翠绿的山坞间格外醒目。提壶饮酒唯恐他人清醒打扰,于是到市集买来美酒独酌。在枝头寻找野果,看水光在空中闪烁流转。只需浅尝几口便觉醉意朦胧,仿佛山神都在默默守护。起身倚栏远眺,眼前景色美不胜收,每一处都如同谢灵运笔下的佳句。这数百年的美景,如今待我全然领略。吟诗至此,仿佛连石头也被打动,点头回应,欣喜之情令石亦有共鸣。不知何处传来一声鹤鸣,与我一同欣赏这美妙的和谐。仰望那人人敬仰的高峰,虽隔江相望却无法呼唤其名。正如山中之人,对于外界的诸多召唤全然不顾。相传唐代卫公曾携书卷寓居于此,他研读的是何种经典,竟能留下千古美名?一生特立独行,甚至因读书过于执着而影响了政治生涯。倘若卫公尚在,定能与我共赋归隐田园之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