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杜甫 唐代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
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
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
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
侁侁胄子行,若舞风雩至。
周室宜中兴,孔门未应弃。
是以资雅才,涣然立新意。
衡山虽小邑,首唱恢大义。
因见县尹心,根源旧宫閟.讲堂非曩构,大屋加涂墍。
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林木在庭户,密干叠苍翠。
有井朱夏时,辘轳冻阶戺。
耳闻读书声,杀伐灾仿佛。
故国延归望,衰颜减愁思。
南纪改波澜,西河共风味。
采诗倦跋涉,载笔尚可记。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

翻译

天上的星宿暗淡,紫微宫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再没有祭祀和礼仪之事。金甲士兵互相冲撞,青衫书生却已憔悴不堪。唉,已经十年了,读书人的衣裳都破烂地铺在地上。征战的人无暇休息,求学的人也放弃了原本的志向。我来到洞庭湖边的旷野,忽然看见了文翁创办的学堂。众多学子恭敬地走来,就像在春风中舞动的少年。周朝应该重新振兴,孔门之道不应被抛弃。因此,他凭借高雅的才华,焕然一新地提出了新的思想。衡山虽小,却率先弘扬了大义。由此可以看出县尹的心意,源自古老的宫殿深处。讲堂不再是旧时的建筑,而是新建的大屋,涂上了新的泥灰。它能容纳百人,墙角也深邃幽静。何必需要三千弟子,才能压住战乱的气息?庭院中有树木,枝干茂密,翠绿层层。夏天有井水,辘轳声在台阶上回响。耳边是朗朗读书声,仿佛还带着杀伐的灾祸。故国令人怀念,容颜虽老,愁绪也少了些。南方的江河波澜变幻,西河的风味依旧。采集诗歌让人疲倦,但执笔记录仍可继续。高声歌唱激荡天地,凡事都要小心不要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