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行》

杜甫 唐代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翻译

夔州山野间的姑娘们啊,头发已染上霜华,四五十岁仍守着空闺。战火纷飞,婚事难成,终日在长叹中咀嚼着命运的苦涩。此地风俗古怪——男人闲坐家中,女子却要抛头露面操持生计。十人中有八九背着柴捆归来,用卖柴钱支撑全家用度。直到青丝成雪,她们仍梳着未嫁少女的双鬟髻,山野的花枝与银钗斜插发间。攀着嶙峋山道采薪赶集,冒着生死贩盐谋生。冻红的脸颊上脂粉混着泪痕,单薄的衣衫难抵风寒,蜷缩在冰冷的山石角落。若说夔州女子粗陋,为何此处偏偏出了个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