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县宰赴召》

萧仲才 宋代
出宰男邦过冉求,潦江木落四番秋。
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
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
邑人共绘生祠像,不戴貂蝉官未休。

翻译

宰男邦过冉求,渡过潦江,树木落叶,已是四季更迭的秋天。他带着对主君与双亲的深厚恩情,踏上前往天庭的道路;而留在世间的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只能匍匐在地,期盼着他的归来。
他心中满是赤诚的爱国忧思,白发渐生却依然为百姓的疾苦愁眉不展。邑人共同绘制了他的生祠画像,以此纪念这位没有官位加身,却心系苍生的公仆。
这段诗文描绘了一位官员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国家与家庭、公职与私人的选择中,选择了后者,即便离开人间,也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