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吴可几 宋代
君王取天下,有人将甲兵。
君王得天下,有人相升平。
我欲介其间,区区安取成。
莫若归养高,高卧嵓之扃。
直使万乘意,慕仰非鸿冥。
身虽隐渔钓,心岂忘朝延。
常虑天下定,君王志骄盈。
群臣习见闻,力谏不尔聪。
不有不臣者,不足回其清。
商山四老人,用是定西京。
潜希绝世躅,万一助皇明。
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
所怀忆不陈,终焉为客星。
如何逸民傅,乃有狂奴名。

翻译

君王夺取天下时,有人带兵打仗辅佐他;君王得到天下后,又有人出来辅佐他治理太平。我想在这两者之间有所作为,但微薄的力量怎能成就大业?不如归隐山林,高卧在山岩之间。即使如此,仍能让君王心生敬仰,不是因为飞黄腾达,而是出于真心的尊重。虽然身体隐居江湖,以渔钓为乐,内心却从未忘记朝廷。我常常担心天下一旦安定,君王的心志便会变得骄傲自满。那时群臣也只会随声附和,不再敢于直言进谏。如果没有一些不趋炎附势的人,恐怕难以扭转这种风气。
就像当年商山的四位老人,正是因为他们不屈服、不随波逐流,才帮助稳定了西京的局面。我暗自希望追随那些超凡脱俗的足迹,或许能为皇室带来一点清明的帮助。等到天下如汉光武帝建武年间那样清平安定之时,心中所怀的理想却已无从诉说,最终只能像严子陵那样,成为天边的一颗客星。为何像这样一位高洁的隐士,反而被人称作“狂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