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杜甫 唐代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翻译

江边楠树挺立在草堂前,老人们都说它已有两百年的历史。我砍去茅草,选择在此定居,全因这棵树的缘故。五月时分,仿佛还能听到寒蝉的鸣叫。东南方向狂风席卷而来,江水翻腾,石头滚动,云气流动。即便雷雨交加,它依然顽强挺立,但根断泉枯,难道是天意如此?
我深爱这沧波中的老树,它在江边如同一把青翠的伞盖。野外的客人常在此停留,担心雪霜的侵袭;路过的行人则驻足聆听风吹树叶的声响。如今,这树如虎倒龙颠,倒在荆棘丛中,泪痕与血点仿佛垂在它的胸膛。我有了新诗,却无处吟诵,草堂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