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行》

杜甫 唐代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
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
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翻译

你可曾见过益州城西门外,那田间小路旁矗立的两根高大石笋?自古以来,人们都说那是海眼,如今苔藓侵蚀,早已不见波涛的痕迹。每逢大雨,时常能从中寻得瑟瑟宝石,但其中缘由却难以说清。或许,这里曾是古代卿相的墓地,立石为碑,至今犹存。可惜世人常被表象迷惑,如同小臣谄媚君王一样。政令教化错乱,失了根本,却仍坐享厚恩,眼看国家倾危。唉,这两根石笋徒有虚名,后人仍不明真相,争相追捧。但愿有壮士能将它们抛向天外,让人们看清其本来的面目,不再被表象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