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杜甫 唐代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陟阴岭沍.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馀落日,早蔓已多露。
天寒鸟已归,月出人更静。
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
跻攀倦日短,语乐寄夜永。
明燃林中薪,暗汲石底井。
大师京国旧,德业天机秉。
从来支许游,兴趣江湖迥。
数奇谪关塞,道广存箕颍。
何知戎马间,复接尘事屏。
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
晨光稍曚曨,更越西南顶。

翻译

走出城郭,眺望远处的山峦,拨开丛生的荆棘,发现一条幽静的小路。沿着溪水前行,流水蜿蜒曲折,多次渡水而过。赞公和汤休这两位高僧,性情淡泊,喜好宁静,内心纯净。昨日他们赠我诗作,诗中盛赞山中的幽趣。我们欣然携手,随心所欲地漫步远方。攀爬藤萝时,先登者感到艰涩,登上山巅后回望,却感到眩晕。我们渴望阳光照耀的山坡,却苦于攀登阴冷的山岭。心中惆怅,面对苍老的藤蔓,沉思着盘曲的树木。卜居的意愿尚未实现,拄着拐杖在暮色中返回。山顶上还残留着落日余晖,早生的蔓草已沾满露水。天寒地冻,鸟儿已归巢,月亮升起,四周更加寂静。土屋中透出微弱的白光,松木门上映着稀疏的树影。攀登的疲惫让白天显得短暂,夜晚的欢乐却显得漫长。我们在林中点燃柴火,暗中汲取石井中的清水。大师是京城的旧友,德行深厚,天赋异禀。我们曾像支遁和许询那样游历,兴趣却远在江湖之外。命运多舛,被贬至边关,但道义宽广,仍存于箕山颍水之间。谁能想到在战乱之中,还能远离尘世的纷扰。幽静的探寻之路不止一条,远方的山色各有千秋。晨光微露,我们继续向西南的山顶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