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问·越纸》

孙因 宋代
系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
盖筱簜之变化兮,非藤楮之可参。
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
曰姚黄今最显兮,蒙诗翁之赏谈。
加越石以万杵兮,光色透於金版。
近不数夫杭由兮,远孰称夫池茧。
半山爱其短样兮,东坡耆夫竹展。
薛君封以千户兮,元章用司笔砚。
数其德有五兮,以缜滑而为首。
发墨养笔锋兮,性不蠹而耐久。
惜昌黎之未见兮,姓先生而为楮。
使元舆之及知兮,又何悲剡藤之有。
客曰微哉越纸兮,有大造於斯文。
然世方好纸而玉兮,又乌知乎此君。

翻译

藤纸的制作源于剡藤,其中品质上乘者共有三种。这些精良的纸张并非寻常藤楮所能比拟,乃是筱簜历经变化后的产物。在晋代,此种纸被称为“侧理”,库存量高达九万之多。其中,“姚黄”品种如今最为知名,深受诗人们的赞誉。经过万次石杵研磨,其光泽如同金色版面般透亮。论及近处,无人能与“杭由”相提并论;至于远方,则以“池茧”著称。半山先生钟爱其短小款式,而东坡老翁则偏好竹展纹路。薛君因造纸之功被封千户,元章更是以此纸作为笔墨伴侣。细数藤纸之优点,首推其细腻光滑。它能很好地发墨养笔,且不易生虫、耐久实用。遗憾的是,韩愈未曾见识过如此佳纸,倘若他了解,或许会对藤纸赞不绝口。客人感慨道:看似微不足道的越纸,实对文人墨客有着重大贡献。然而世人追求如玉般的纸张,却往往忽视了藤纸的存在。
藤纸源于剡藤,种类繁多且品质优良,尤其以“姚黄”品种最受文人喜爱。其制作工艺精细,光泽透亮,特点鲜明,如半山、东坡等文人均对其青睐有加。藤纸具有五大优点,以细腻光滑为首,利于书写、保养毛笔,且耐用抗虫。尽管如此,却未得到韩愈等人的认识,甚至在世人追求华美纸张的潮流中,其价值被忽视。越纸虽看似微小,实乃文人创作的重要载体,对文化发展贡献卓著,值得人们重新审视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