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少瀹题梁王山蟠松诗》

刘倓 宋代
长松上捎日月宫,昂霄耸壑材甚雄。
不肯甘心卧云巘,有时见梦十八公。
汗颜血指,那知大匠自有体。
斩伐丁丁,朝夕聒人幽耳聋。
岂如吾乡华顶一峰八万四千丈,下蟠夭夭矫矫奇奇怪怪之苍松。
樛枝半压鲁隐九年之大雪,雅韵曾和虞氏五弦之薰风。
八千灵椿三千桃实几番见,何况篱下黄菊江头亦叶枫。
萧梁劫火烧不死,坐阅五季鹿走天下人亡弓。
世人欲识吾家所扰真龙种,请看春雷发蛰雾滃{上雨下橘去木}云从。
礧砢蹙缩轮囷拥腫可挫不可辱,坚刚正独盘薄偃蹇受命不受封。
无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天台道人何苦汲汲图象寄涪翁。
搜肠镂肾状出怪松赞,反言挺而茂者肥瘠贵得中,吁嗟九原相如不可作,飘飘词赋谁摩穹。
阆风逸民自愧才力薄,北斗以南惟有四朝之老农。

翻译

高大的松树高耸入云,仿佛触碰到日月宫,它的气势雄伟,直插云霄,深谷中挺立。它不愿安于平凡,卧在云雾之间,有时却在梦中出现,像是十八公(指松树)的化身。它被砍伐时发出的声响,让人耳聋心烦。哪里比得上我家乡华顶山上的那座高峰,高耸八万四千丈,下面盘踞着姿态奇特、形态各异的苍老松树。它的枝条弯曲,压着鲁隐公九年的大雪,它的雅韵曾与虞舜的五弦琴声相和。八千年的灵椿树,三千次开花结果,见过多少次,何况篱边的黄菊、江边的枫叶也随季节更替。萧梁时期的劫火未能烧死它,它目睹了五代十国的战乱,人们失去弓箭,世事变迁。世人若想认识我家这真正的龙种,请看春雷唤醒沉睡的松树,云雾从雨中升起。它虽形状奇特,但坚韧不屈,刚强正直,历经沧桑而不改其志。它无用之用,不拘一格,自古以来就如此。天台道人何必急着将它画下来,寄给涪翁?我费尽心思描绘怪松,反而说那些挺拔茂盛的松树,肥瘦得当才最好。唉,九泉之下的司马相如已不能复生,飘逸的辞赋谁还能与天齐高?阆风的隐士自愧才力不足,北斗以南,只有四朝的老农能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