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韵得名字》

李焘 宋代
蜀学擅天下,马王先得名。
簧如巧言语,於道盖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斯文大一统,欻使圣域清。
富贵尽在我,绂冕非所荣。
旁皇天禄阁,聊亦观我在。
怀哉不能归,旧宅荒榛荆。
寂寞竟谁顾,正路今莫行。
使君蓬莱仙,弭节归赤城。
门无俗宾客,家有贤父兄。
慨念此耆老,不登汉公卿。
临池一樽酒,尚友千载英。
并呼严与李,月旦共细评。
区区可无憾,彼重适我轻。
曷来成都市,尘土污冠缨。
古人不可见,见此眼自明。
请为怀古诗,玉振而金声。

翻译

蜀地学术闻名于世,马融、王褒两位先生率先扬名。他们的言辞犹如巧妙的乐器之音,虽在大道上略有小成,却已令人赞叹。随后扬雄(字子云)脱颖而出,他挥动策杖,志在远行,追求学问的至高境界。他力主文化的大一统,顷刻间使圣贤领域清明有序。他认为富贵皆在我心,官服爵位并非真正的荣耀。他在天禄阁徘徊,姑且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心中怀念故乡,却只见旧宅已被荒草荆棘覆盖,无人问津,正道如今也无人行走。如同蓬莱仙人般的使君,驾驭车马回归赤城,家中没有世俗访客,只有贤良的父兄相伴。他感慨这位年长的学者未能登上汉代公卿之位,面对池水独酌一杯酒,心中与千载英雄豪杰对话。同时呼唤严君平、李膺两位贤士,仿效月旦评,一同品评人物。尽管世态炎凉,他心中并无遗憾,因为他人看重的,或许在他眼中并不重要。为何还要来成都这尘土飞扬之地,玷污了头上的冠带?古人的风采已无法亲见,但见到这些遗物,也能使人眼光明亮。他恳请为怀古而作诗,期望诗歌如玉般温润,金般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