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北州老翁答》

张谓 唐代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翻译

背着柴禾的老汉一路向北,每回望向故土的方向,眼中尽是漂泊的愁苦。他絮絮说着家中三个儿子的故事:两个早已化作边关黄沙下的白骨,剩下的小儿子刚能扶犁耕作,昨夜又听说来年要征新兵。
料定此番诀别即是永诀,他颤抖着将薄田旧屋托付邻里,单薄的身影终是踏上了流亡路。原以为多子多福是人间暖意,谁承想竟成了剜心利刃。长安城里正传颂着天子练兵的消息,都说要扫清漠北狼烟。可护国安民本当有万全之策啊,难道非得让百姓颠沛流离,才能换来边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