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仙二首》

韦应物 唐代
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
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
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
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石上凿井欲到水,惰心一起中路止。
岂不见古来三人俱弟兄,结茅深山读仙经。
上有青冥倚天之绝壁,下有飕飗万壑之松声。
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
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可怜二弟仰天泣,一失毫厘千万年。

翻译

从前有位道士一心追求成仙之道,天上的灵真神仙便下凡来考验他的决心。神仙让一块千钧重的巨石只用一根头发吊在他头顶,而道士毫无畏惧,在巨石之下安然静卧了十三年。他心中坚定修道之志,忘却自身安危,终于通过了考验。他的名字被禀报给玉皇大帝,升天成仙。临别时,云雾缭绕,渐渐看不见身影,只留下话语告诫弟子:“只要心志精诚坚定,终能得道。”
他在石头上凿井,只为挖到水源,但一旦起了懒惰之心,便中途放弃。你可曾听说过古时候有三位结义兄弟,一同在深山中建茅屋,研读仙经?他们居住的地方,上有高耸入云的峭壁,下有万壑松风之声。有一天,仙人化作一只白鹿出现,两个弟弟贪玩追逐,哥哥却坚持诵读经书。因为他专心致志地读了七遍经文,最终得到了仙人的指点。而两位弟弟却只能仰天痛哭,因为一时分心,错过了那细微的机会,竟耽误了千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