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师枪歌》

唐顺之 明代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
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
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
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
拨开双龙分海嬉,攒簇两蛇合穴战。
争先尽教使机关,缩退谁知卖破绽。
目上中眉犹自哂,绵中裹铁那能见。
满身护著不通风,百步撺来激流电。
飞上落下九点丸,放去收回一条线。
问君何为技至此,使我冯轩神雰眩。
答言少小传授时,五步七步画地践。
迩来操弄三十年,浑身化作枯树竿。
心却忘手手忘枪,眼前只见天花旋。
乃知熟处是通神,解牛斫轮安足羡。
因君亦解草书诀,君枪岂让公孙剑。

翻译

老杨本是关东来的客人,穿着短衣,身材高大,脸膛红润如枣。他随身带着丈八长矛,走遍各地寻找对手比试武艺。他说我是读书人但也很喜欢武术,行礼之后便滔滔不绝地开始辩论。他坐下后,突然在平地上展现出如同波涛般的武艺,手中的长矛仿佛龙蛇般舞动。
他拨弄着双矛,就像两条龙在嬉戏于大海之中;又像两条蛇在洞穴里缠斗。他在比试中总是抢先出击,使用各种技巧,而当他退缩时,却暗藏玄机露出破绽。他的眼神自信满满,仿佛绵中藏铁,难以看透。他的全身被护得密不透风,百步之外攻出的招数如闪电般迅猛。他的动作上下翻飞,九点之间连贯无间,放开时如直线一般精准。
我问他为何武艺如此高强,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他回答说,从小就开始接受严格的训练,只需几步就能在地上划出战斗轨迹。这么多年来他已经练习了三十年,身体已经变得像枯木一样坚韧。他的心与手,手与枪融为一体,眼中只有招式的旋转飞舞。这才明白,技艺纯熟到极致就是通神,那些解牛、斫轮的巧匠也难以企及。因为你也懂得书法的精髓,你的枪法难道会逊色于公孙大娘的剑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