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凤隐止酒韵》

柴元彪 宋代
邃古奠堪舆,狉狉群鹿豕。
由蒙以至需,生人饮食始。
世值勋华初,人文日以起。
民用非酒醴,无以供祭祀。
遡求饮之源,日星著经史。
礼乐所以兴,寓意乎樽簋。
不讲乡饮仪,孰序燕毛齿。
不歌既醉篇,孰颂太平美。
时哉世味醇,泰和其在是。
人情纵则流,此弊何涯涘。
鲁薄攻邯郸,商湎祸妲己。
歌沈玉树荒,舞罢花钿委。
鸩毒死宴安,惜不慎坤履。
繁华有憔悴,高台倏荆杞。
恭惟崇伯子,垂训在晋旨。
戒荒明圣事,榷酤非所弛。
再挽浇漓俗,追轶鸿蒙轨。
宴乐止污杯,熙熙大庭氏。
展也漉酒人,赋诗聊自止。
千古独醒魂,抚掌汨罗水。

翻译

自远古时代,大地奠定,野兽遍野。从蒙昧到需求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饮食。当社会步入文明之初,人文精神日益兴起。若没有酒,人们便无法进行庄重的祭祀活动。追溯饮酒之源,它在日月星辰间,在历史典籍中均有记载。礼乐文化的兴起,其中寓意深藏于酒器之中。若不举行乡饮酒礼,如何能有序地尊卑长幼?若不歌唱赞美酒后陶醉的篇章,又如何能颂扬太平盛世的美好?如今世风淳厚,和谐安宁就在其中。然而人情若过度放纵,这弊端将无边无际。鲁国攻打邯郸,商朝因妲己而陷入灾祸,皆因沉迷酒色。歌声淹没在荒芜的琼树之下,舞罢花钿散落一地。宴席上的欢愉如同鸩毒,使人沉溺于安逸,遗憾的是未能谨慎对待女性。繁华终有衰败之时,高台转眼间变为荆棘丛生。唯有崇伯子的教诲铭记于心,他在晋代的旨意中警示我们:戒除荒淫,明辨圣事,严禁滥饮,并以此挽回世风,回归原始质朴。宴乐应止于适度饮酒,如大庭氏般和乐融融。那位漉酒之人,吟诗自省,成为千百年来唯一的清醒者,他在汨罗江畔击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