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玲珑山因访朱氏草堂》

沈与求 宋代
平生丘壑心,馀事不挂目。
藜杖南山来,要使富幽瞩。
异哉小玲珑,蟠峙苍弁腹。
修藤结悬崖,飞溜响空曲。
伏石卧虎状,腾拏杂奔鹿。
砑然互吞吐,侧路劣容足。
拂拭古藓纹,字刻翳新绿。
标傍玲珑名,奇怪殆天属。
扪萝上绝顶,坦坦类平陆。
俯首瞰来踪,穹然在幽谷。
传闻昔逋客,诛茅此营屋。
清魂不可招,千载想遗躅。
我思造物巧,妙供幽人禄。
挥斤役山只,斲此一拳玉。
云窗与雾阁,一一相亘属。
岂无部曲众,猿鹤即更仆。
岂无节旄贵,松桧自张纛。
此事久弃置,蛛丝网岩麓。
翩翩佳公子,心古韵不俗。
驾言脱华簪,兹焉卜幽筑。
终日面巑岏,世故岂容触。
指点空洞姿,喜气政堪掬。
挟策校昔游,健步念须续。
亦有招隐诗,薄暮不可读。

翻译

一生钟情于山水之间,其余的事情都不放在眼里。我拄着藜杖从南山走来,只为让这幽静之地更加引人入胜。多么奇特的小山峰啊,它们像苍老的弁山一样屹立,藤蔓在悬崖上缠绕,瀑布在山谷中回响。石头上的虎卧之形,奔跑的鹿群,彼此交错,仅容一人行走。拂去古旧的苔藓,上面刻着模糊的新绿文字。旁边题写着“玲珑”二字,怪石嶙峋,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攀爬藤蔓到达山顶,平坦如平地。俯视来时的路,深藏在幽谷之中。据说从前有位隐士,在这里搭建了草屋。清魂已逝,千年之后仍让人怀念他的足迹。我想,造物主是多么巧妙,把这一切都赐给了幽居之人。挥动斧头改造山石,雕琢出这一块珍贵的玉石。云中的窗户和雾中的楼阁,相互连接,融为一体。难道没有众多的随从吗?猿猴和鹤就是最好的证明。难道没有显赫的地位吗?松树和桧树就是最好的象征。这些事情已经被遗忘很久,蜘蛛丝已经布满了岩石。翩翩少年才子,内心古朴,气质高雅。他说要摆脱世俗的华贵,选择在这幽静之地定居。每天面对着奇峰异石,世间的纷扰怎能触及心灵?指点着空旷的景色,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回忆过去的旅程,健步前行的心情仍然迫切。也有招隐的诗歌,傍晚时分读来却令人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