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邓林 宋代
竹帛功名九折车,栖迟岩野竟何如。
浣花溪上寻佳句,积谷山头读异书。
江左风流空醖藉,淮南烟景尚凋疏。
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拼音

zhú bó gōng míng jiǔ zhé chē, qī chí yán yě jìng hé rú.竹帛功名九折车,栖迟岩野竟何如。huàn huā xī shàng xún jiā jù, jī gǔ shān tóu dú yì shū.浣花溪上寻佳句,积谷山头读异书。jiāng zuǒ fēng liú kōng yùn jí, huái nán yān jǐng shàng diāo shū.江左风流空醖藉,淮南烟景尚凋疏。tài píng shí èr hé fén cè, jī yù pái yún yè dì jū.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翻译

在竹简与丝帛上成就的功名如同九折之车般曲折,隐居于山林之间,究竟如何?在浣花溪畔寻找着美妙的诗句,在积谷山头阅读那些奇异的书籍。江左的风流人物空有才华,淮南的景色依旧显得凋零稀疏。太平盛世的十二策中,我几乎想要乘云直上,去拜谒帝王的居所。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隐逸生活与入世追求的两种不同状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期待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在竹帛功名与栖迟岩野之间徘徊,体现了对自由与责任、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探讨。诗人对于江左风流与淮南烟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暗喻了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风貌和人物命运的变迁。最后,“几欲排云谒帝居”一句,既有对权力与地位的向往,也有对超越尘世、追求精神高度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