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曾国藩 清代
域中哀怨广场开,屈来而还第二回。
幻想更无天可问,牢愁宁有地能埋!
秦瓜钩带何人种?
社栎支离几日培?
大冶最憎金踊跃,那容世界有奇材!

翻译

在哀怨的广场上,人们聚集,这是第二次的哀叹。幻想的世界里,似乎没有天可以询问,愁苦的心情,哪里能找到土地埋藏。
秦瓜的种子,是谁播下的?社栎树的枝干,又经历了多少日子的培育?最好的铁匠,最恨黄金在炉中跳跃,这世界怎么容得下奇才的出现!
这段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才华被压抑的愤慨与无奈。在哀怨的广场上,人们聚在一起,或许是为了寻求共鸣,或许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幻想中的世界看似广阔无垠,但真正的天空却无法触及,内心的愁苦也无法找到安放之地。
秦瓜的比喻象征着那些被遗忘或忽视的才能,它们的种子可能是由某个人不经意间播下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社栎树则代表了经过长时间培育,最终可能仍未能展现出其独特价值的事物,暗示了时间与机会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大冶最憎金踊跃,那容世界有奇材!”表达了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大冶指的是铸剑或铸器的场所,这里的“大冶”象征着社会环境或制度。诗人认为,最好的环境最憎恶黄金在炉中跳动,即最憎恶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在社会上展现自己的能力。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对奇才的不公待遇的批判,强调了社会应该包容并充分利用这些奇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