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

张维屏 清代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翻译

三元里前,呐喊声如雷鸣般震天动地,成千上万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因为正义在胸,愤怒化为勇气,乡民们齐心协力,将强敌打得落花流水。为了保卫家园和田地,大家不等战鼓催促便已士气高昂,连妇女也奋勇参战,手里的农具全都成了武器。各乡队伍远近集结,旗帜五彩斑斓,沿着溪流和山峦排列成队。敌人见状脸色骤变,惊呼:“黑旗之下,死战难逃!”
外敌依仗的是枪炮,但人心所向便是天意所归。突然间晴空暴雨倾盆而下,敌人的凶焰被彻底压制。不仅火器无法施展,他们的脚步也不适应泥泞的土地,低处的人在田埂上艰难跋涉,高处的人则在山坡上担心摔倒。其中有个首领长相极其丑陋,穿着厚厚的象皮铠甲,却依旧难逃一击致命的命运,像古代长狄那样咽喉中枪,头颅悬挂十日示众。敌人想要逃跑却无路可退,消灭他们的首领易如反掌。然而不知为何,巨大的罗网竟然松开,被困的鱼儿得以侥幸逃脱。
魏绛曾用和谈化解外患,而今人们慷慨激昂,誓同仇敌忾。但在国家鼎盛之时,为何却采取了类似割地赔款的屈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