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送人》

苏洵 宋代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虵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
有路不客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这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斡,折首不见端。
其馀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齧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
烂熳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叹不复留,驰车走轘辕。
自是识嵩岳。
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山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闻怖马足,险崖磨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加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忍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领,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余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山,中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
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地,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道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擬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欝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鐶。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办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嵋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飡。
始谓泛峡去,经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翻译

我自幼喜爱奇险风光,放浪不羁地骑马奔走四方。放眼望去,天下辽阔,尤其爱这天地宽广无边。山川百看不厌,豪情满怀,竟忘了归路。最先看到的是岷山与峨眉山,晴光映照,西川美景令人沉醉。远远望去尚未登顶,只觉得青山如美人发髻般青翠可爱。冬天积雪没过小腿,夏秋时节多蛇虫出没。春天才敢启程登山,匍匐攀爬陡峭的山壁。有路也不敢迈步,左右只见猿猴跳跃呼号。背阴的山崖积雪如石,遇暖化作高高的雪水波涛。经过几天终于到达山顶,眼花腿软,手脚颤抖。心中害怕下不了山,不禁抚胸长叹。坐下稍定神环顾四周,风声猎猎,已非人间景象。仰头似能轻啜云霞,伸手仿佛抚摸群山。迎风而立,衣袖飘扬,宛如仙人临风起舞。
后来我来到荆州,谈笑间登上三峡游船。三峡之中没有平坦的丘陵,江水湍急凶猛。顺风轻舟疾驰而过,来不及细细观赏。最让人喜爱的是沿途十几座巫山庙宇,高耸如碧玉柱,低头不见其顶端。其余山峰也形态怪异,岩石苍老粗犷。长江浩荡奔流,冲击不断,若不是峡中山势雄伟壮丽,恐怕会一泻千里,无边无际。或许正是造物主有意安排,让这里既险峻又坚固,使江山相依,后世免受水患之苦。
乘船沿江行了一个多月,停船上岸继续赶路。一路上尘土飞扬,喧嚣嘈杂,眼睛昏花,心神疲惫。半途遇到汉水,清流纵横,令人心生喜爱。途中遇见行人,虽满身尘土,却仿佛可洗净一切污垢。策马进入京城,多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夜深时分愈发凄凉伤感。几次叹息之后,不再逗留,驾车踏上归途,翻越轘辕关,这才第一次见识到嵩山的雄姿。嵩山广阔庄严,不在众山之列,如同中原大地的镇山一般巍然屹立。
几日后抵达华山脚下,秀美的山色映照天空,上下数十里,满眼都是青翠挺拔的山峰。渐渐远去,终南山出现在眼前,巍峨盘踞长安城外。整整一个月都在观赏山岳,胸怀也为之一开。随着大道逐渐消失,只能沿着山间的栈道艰难前行。俯瞰是深不可测的溪谷,乱石交错如刀剑林立。听闻此处险境令马匹惊惧,陡峭的山壁几乎擦肩而过。左边是高山,右边是深涧,中间只有一线小路,狭窄难行。我不禁傲然驻足,舍不得用鞭子驱赶坐骑。一座座被砍断似的山峰,孤立不相连;有的山势高峻,仿佛在竞相争先。有时翻越高岗,不得不下马步行,艰难跋涉。越是奇特的景色越让人着迷,辛苦也化作了喜悦。
一路攀登剑阁,勉强还能支撑前行,但脚步已经沉重。抬头遥望故乡,只见漫天青烟一片。下了鹿头坡,才看见平坦的田野。回到家中,看着妻儿,心中的豪情壮志难以久留。于是这十余年来,这条路我反复走了不知多少遍。也曾听说吴越山水明净清澈,曾愿不惜重金买骏马前往,但心意未定便作罢。
我曾亲身登上庐山,首先面对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源头。从两千丈高空飞泻而下,气势猛烈无法靠近。飞溅的水珠化作细雨,洒满山中,带来阵阵寒意。接着来到东林、西林寺,有幸听到高僧的指点。他为我介绍绝美风景,并与我一同登山游览。整个月乐此不疲,几乎踏遍了所有山谷岩洞。下山后继续向南,不知不觉已到了虔州。五岭近在眼前,想去游览却又苦于难以成行。原打算登高赏景,顺便探访少数民族地区,但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回家后满怀惆怅。
十年来未曾再远游,转眼在家安居顿首。近日听说庐山一带太守姓雷,是个贤德之人。我前去拜访,再见庐山雄奇山势横亘三方,如同巨大的铁环围住五六州之地,像一道天然城墙守护一方平安。总体而言,蜀中山势陡峭,锋利冷峻,少有温润之气,不像嵩山、华山背面那样气象万千,草木繁茂。吴郡人雷太守,才华出众,在蜀地任职六年,却被政务所累,如同天上的鹤被困在樊笼中。他去过青城、峨眉、黎州、雅州等地,未曾见过的山景总让他心生遗憾,就像煮熟的牛油摆在眼前却吃不到一样。起初我以为可以泛舟三峡而去,也曾计划出行,却一次次拖延下来。如今只有东北方向的山还可欣赏,其他山景已无缘再见,这一座山值得我用心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