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智郎中席上即一并序·予谢病北归,》

卢挚 元代
辖龙川李公、鄂牧安侯思诚索诗,为赋最高楼兼贻仲廉郎中长沙客,宁食武昌鱼。
未觉故人疏。
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听民谣,今五绔,昔无绔。
待留与,南州谈盛事。
更恰好、南楼逢老子。
明月夜,古来无。
江头春草迷鹦鹉,幕中秋水映芙蕖。
绿尊倾,红袖舞,醉时扶。

翻译

龙川的李公和鄂州的安侯思诚向我索要诗作,我就写下了这首《最高楼》,同时也送给在长沙做客的仲廉郎中。他说宁愿吃武昌的鱼,也不觉得老朋友疏远了。归乡的船唤起了我对家乡的思念,宴席上还能摸到使君的胡须。我听着民间的歌谣,现在百姓有五种布料做的裤子穿,而过去连一条都没有。期待将来能留下一些好事让南州的人们传颂。正好又在南楼遇到了那位老先生。在明亮的月光下,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江边的春草掩映着鹦鹉的身影,军帐中的秋水倒映着荷花。饮酒的时候,红袖翩翩起舞,喝醉了有人扶着你回家。
这段诗文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交往、宴饮和观景的画面,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民生改善的欣慰,同时展现了月下美景与酒宴欢乐,充满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