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梅尧臣 宋代
溪水今尚浅,涉马不及鞯。
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
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
万木荫古殿,一灯明象筵。
长廊颜頵碑,字体家法传。
空堂裴相真,白髯垂过咽。
名迹两不灭,岂独画与镌。
高僧凿崖腹,建阁将云连。
秘此龙鸾迹,足使臣仆虔。
修竹间长松,森卫若被坚。
是必神物护,禹穴空岁年。
饭讫过山後,井傍携名煎。
探幽偶转谷,忽视昭亭巅。
蔓草不识名,步侧时得牵。
幽禽声各异,可辨唯杜鹃。
似惊俗客来,聒聒两耳边。
弊庐隔城堞,畏暮遽言还。
道逢张罗归,鸟媒兼死悬。
遂同山梁雉,令我复喟然。
聊追一日事,书以为短篇。

翻译

溪水如今还很浅,骑马涉水时,水还不到马鞍。岸边靠近城郭,一条小路通向平坦的田野。我一路前行,走过一座小桥,耳边传来细小的泉水声,清脆悦耳。茂密的树木遮蔽着古老的殿堂,一盏灯照亮了庄严的佛像。长廊上刻着颜頵的碑文,字体传承了家族的风范。空荡荡的堂中供奉着裴相的画像,他白须垂过咽喉。这些名人的事迹和遗迹都未曾湮灭,不仅仅是画作和雕刻。高僧在崖壁上开凿洞穴,建起楼阁,仿佛与云相连。这里隐藏着龙鸾的踪迹,足以让人心生敬畏。修竹与长松交错生长,像卫士般守护着这片土地。这里必定有神灵庇佑,禹穴的传说也在此流传。饭后,我走到山后,在井边取水煮茶。偶然间,我转入山谷,忽然看见了昭亭的顶峰。蔓草的名字我不认识,走在路边时,它们不时牵绊我的脚步。幽静的鸟儿发出不同的叫声,只有杜鹃的声音我能辨认。它们似乎被我这俗客惊扰,叽叽喳喳地在我耳边叫个不停。我的破旧小屋与城墙相隔,天色渐晚,我急忙返回。路上遇到张罗归来,他带着捕鸟的网和死鸟。这让我想起了山梁上的野鸡,不禁感叹。于是,我追忆这一天的经历,写下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