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佚名 元代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

拼音

táng táng dà yuán, jiān nìng zhuān quán.堂堂大元,奸佞专权。kāi hé biàn chāo huò gēn yuán, rě hóng jīn wàn qiān.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guān fǎ làn, xíng fǎ zhòng, lí mín yuàn.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rén chī rén, chāo mǎi chāo, hé zēng jiàn? zéi zuò guān, guān zuò zéi, hùn xián yú.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āi zāi kě lián!哀哉可怜!

翻译

大元帝国威风凛凛,却因奸邪掌权而衰败。开凿运河、改革货币,这成了灾难的源头,引得无数红巾军起义反抗。官府法令混乱,刑罚苛刻,百姓怨声载道。人吃人的惨象,钞票被当作商品买卖,这样的景象从未见过。贼人窃居高位,官员也同流合污,混淆了贤良与愚昧的界限。真是令人悲哀,可怜啊!

赏析

醉太平·堂堂大元创作背景  元朝末年,奸佞当权,朝政极端腐败。元顺帝君臣骄奢淫逸,大肆挥霍浪费,弄得国库虚竭,财政极度困难。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至正宝钞”的新纸币,代替早已通行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规定新钞一贯相当于铜钱一千文,准折至元宝钞二贯、中统宝钞十贯。新钞大量印造,货币迅速贬值,在大都钞十锭(等于铜钱5万文)还不够买一斗米。“变钞”的结果,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的生活更为困难。同时,由于元朝政府不关心生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在至正四年(1344年)接连决口,泛滥成灾,使老百姓大量死亡,并且严重影响到元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元政府又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到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个个无比愤怒。于是,“开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分析

醉太平·堂堂大元简析  批判现实主义,从词牌开始就是在痛骂当权者,醉太平,粉饰太平罢了,社会矛盾如此尖锐,朝廷还纸醉金迷,难怪元朝90年就灭亡了。  堂堂的大元朝,一帮奸佞小人当权,从开河换取钱财开始就是祸害的根源,惹得红巾军造反,(红巾军好像是朱元璋参加的那支武装,后来做大了,就不多说了),法令又滥又重,弄得四海之内怨声载道。穷的人就差吃人,有钱人能更有钱,那朝那代有这种现状。官贼一体,苦到最后的还是老百姓。  通篇在控诉社会现实,但更有些像战斗檄文,号召被压迫在最底层的广大受苦群众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