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溪记》

元结 唐代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
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翻译

道州城西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就汇入了营溪。溪水拍打着两岸,全是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相互交错,盘绕弯曲,无法一一描述。清澈的溪水流过石头,回旋着溅起水花;美丽的树木和奇异的竹子,投下阴影互相遮映。如果这条溪水在山野之间,应该是隐士和退隐之人游玩的地方;如果在城市之中,可以成为都市中的美景,是喜欢安静的人休闲的好去处。然而自从设置了州县以来,没有人欣赏喜爱它;我在溪边徘徊,为此感到惆怅。于是疏通了杂草,清理了污垢,建造了亭台楼阁;种植了松树和桂树,还种上了芳香的花草,来增添这里的美景。因为这条溪水在州城的右边,所以给它取名为“右溪”。在石头上刻下铭文,让后来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