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记》

阎伯理 唐代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
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
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
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拼音

zhōu chéng xī nán yú, yǒu huáng hè lóu zhě.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tú jīng yún:" fèi yī dēng xiān, cháng jià huáng hè fǎn qì yú cǐ, suì yǐ míng lóu.《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shì liè shén xiān zhī chuán, jī cún shù yì zhī zhì.”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guān qí sǒng gòu wēi é, gāo biāo lóng zōng, shàng yǐ hé hàn, xià lín jiāng liú zhòng yán yì guǎn, sì tà xiá chǎng zuò kuī jǐng yì, fǔ pāi yún yān: yì jīng wú xíng shèng zhī zuì yě.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hé bì lài xiāng jiǔ zhù dōng yáng bā yǒng, nǎi kě shǎng guān shí wù huì jí líng xiān zhě zāi.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cì shǐ jiān shì yù shǐ huái xī zū yōng shǐ jīng yuè miǎn děng zhōu dōu tuán liàn shǐ, hé nán mù gōng míng níng, xià chē ér luàn shéng jiē lǐ, fā hào ér shù zhèng qí níng.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huò wēi yí tuì gōng, huò dēng chē sòng yuǎn, yóu bì yú shì, yàn bì yú shì.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jí cháng chuān zhī hào hào, jiàn zhòng shān zhī lěi lěi.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wáng shì zài huái, sī zhòng xuān zhī néng fù xiān zōng kě yī, jiā shū wěi zhī fāng chén.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nǎi kuì rán yuē:" huáng hè lái shí, gē chéng guō zhī bìng shì fú yún yī qù, xī rén shì zhī jù fēi.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yǒu mìng chōu háo, jì zī zhēn shí.”有命抽毫,纪兹贞石。shí huáng táng yǒng tài yuán nián, suì cì dà huāng luò, yuè mèng xià, rì gēng yín yě.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翻译

在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著名的黄鹤楼。根据《图经》记载:“费祎成仙后,曾骑着黄鹤返回这里休息,因此这座楼便以‘黄鹤’命名。”此事被记录在《神仙传》中,其遗迹也载入了《述异志》。看那黄鹤楼巍峨耸立,高大雄伟,上接银河,下临长江;重檐飞展如鸟翼覆盖馆阁,四面门户霞光敞开;坐在楼上可以俯瞰市井街巷,伸手仿佛能触摸云烟。这确实是荆州和吴地最壮丽的胜景。何必非要去濑乡的九柱台、东阳的八咏楼,才能欣赏美景、聚集仙灵呢?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他一到任就把混乱的政务治理得井井有条,一声令下就能让各项政事稳定运行。有时他从容退朝,有时乘车送别远行之人,游览或设宴必定会选择这里。极目远眺,长江浩浩荡荡,群山连绵起伏。他心中常怀王室,思念像王粲那样能赋诗文的人才;仙人的踪迹虽不可寻,却仍赞赏荀叔伟留下的美好事迹。于是他感慨道:“当黄鹤归来时,歌颂这城郭依旧;而浮云飘去后,却叹息人世已非。”于是命人执笔,将这些文字铭刻在坚石之上,以作永恒的纪念。
当时正值大唐永泰元年,岁星运行至“大荒落”之位,孟夏之月,庚寅之日。

赏析

黄鹤楼记赏析  此文不到三百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而且极具文采。文章的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就对黄鹤楼有了明确的印象。“图经”以下五句,阐明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据《图经》载,黄鹤楼是因费祎登仙后,曾驾黄鹤回来在此处休息,于是定名的。后两句更旁征博弓卜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以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乘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接下来几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巃嵸”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于是作者发出“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己经刻画尽致了,本可以收住,但他意犹未尽,为了确立这座名楼的特殊地位,他又列出“荆吴”以外的东阳的八咏楼和乡的老子祠来作陪衬,说明黄鹤楼能够代替这些楼观以“赏观时物”,“会集灵仙”,突出黄鹤楼的存在价值。  第二段,作者在介绍了这篇文章的促成者穆名宁的本兼各职和籍里之后,接着“下车”二句是颂扬他的政绩,虽是谀词,但乃行文必不可免。以下“道迄”四句,指出黄鹤楼在当地所起的作用,是公余游览或举行宴会的好所在。其中“透迄退公”句与隔句“游必于是”相照应,“登车送远”句又照应隔句“宴必于是”(《文苑英华》本无此四字)。紧接“极长川”两句,是以穆名宁的身分远望河山,触景生情,不免追念东汉末年因见王室衰微,登楼兴感而作《登楼赋》的王架;又因穆名宁身在黄鹤楼,就很自然地想到当年曾在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进而宾主畅叙的荀叔伟。这两句是交代穆刺史兴感之曲,因而才有嘱咐阎泊理撰写这篇《黄鹤楼记》付刻碑石的行动,顺理成章,组合严密。这里,作者对穆名宁思想活动的刻画也是真实的。穆名宁作为一个高级地方长官和封建文人,在特定环境里有那么一些想法,是符合人物性格的。而后面四句发出有如当年丁令威化鹤归来的感叹,也就更合乎情理了。  这篇《黄鹤楼记》文章虽短,却取材得当,层次分明,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用这么短的篇幅包括丰富的内容,不失为一篇情辞并茂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