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

佚名 两汉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
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
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拼音

xiāng féng xiá lù jiān, dào ài bù róng chē.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bù zhī hé nián shào? jiā gǔ wèn jūn jiā.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jūn jiā chéng yì zhī, yì zhī fù nán wàng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huáng jīn wèi jūn mén, bái yù wèi jūn táng.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táng shàng zhì zūn jiǔ, zuò shǐ hán dān chàng.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zhōng tíng shēng guì shù, huá dēng hé huáng huáng.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xiōng dì liǎng sān rén, zhōng zǐ wèi shì láng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wǔ rì yī lái guī, dào shàng zì shēng guāng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huáng jīn luò mǎ tóu, guān zhě yíng dào bàng.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rù mén shí zuǒ gù, dàn jiàn shuāng yuān yāng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yuān yāng qī shí èr, luó liè zì chéng háng.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yīn shēng hé yōng yōng, hè míng dōng xī xiāng.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dà fù zhī qǐ luó, zhōng fù zhī liú huáng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xiǎo fù wú suǒ wéi, xié sè shàng gāo táng: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zhàng rén qiě ān zuò, diào sī fāng wèi yāng.“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翻译

在狭窄的小路上偶然相遇,道路太窄,连车马都难以通过。我不禁好奇地问这位少年郎,你家在哪里?他说起来,他家很容易找到,而且一旦知晓就难以忘怀。他家的门是黄金打造,厅堂则是用白玉砌成。厅堂里摆放着美酒,还请来了邯郸的歌伎表演。庭院中生长着桂树,夜晚华灯璀璨,照亮四方。
他们家兄弟两三个人,其中一位还做了侍郎。每隔五天,他回家时的路上仿佛自带光芒。他的马匹头戴黄金装饰,引来路旁众人围观。走进家门,不经意间向左看,就能见到一对对鸳鸯;仔细一数,整整七十二只,排列得整整齐齐。东西厢房里,鹤鸣声声,清脆悦耳。家中的大嫂织着精细的绸缎,二嫂忙于织造黄绢衣裳;而小嫂子呢,她怀抱瑶瑟,悠然走上高堂,对家中长辈说:“您且安心坐着,我正调弦未完,乐曲即将悠扬。”
这段描述展现了古代富贵人家的生活画卷,充满了诗意与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日常的奢华与雅致。

赏析

相逢行赏析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六句是第一部分。两位驾车的少年(由歌者所扮),在长安的狭窄小路上迎面而遇。路实在太窄了,谁也过不去,于是他俩就干脆停下车,攀起话来了。素不相识,没有太多的共同话题好谈。于是就面对酒宴上的主人夸起他家的声势显赫和无比豪富来。“君家”即你的主人家,你的主人家是那么容易让人知道,知道后又是那么难以忘却——这两句巧妙的恭维话,自然让坐在那里听歌的主人满心欢喜。这一部分可以算是引子,往下十八句,是第二部分。两位少年一唱一和,争着夸说主人家的种种富贵之状。“您家外部是黄金为门,内里是白玉为堂。”一金一玉,其建筑之富丽堂皇可想而知。“您家中是樽中酒常满,座上客常有,待客时,还有产于邯郸的美丽歌伎供驱遣献歌献舞。此时庭中桂树正在飘香,堂内华灯煌煌,照得通室明亮。”有酒有客,有美女有华灯,其权势地位、荣乐享受可知。以家童身份出现的少年则说:“我家乃官宦之家,家中兄弟三人,别人不提,就说老二吧,他在朝中做侍郎,每当休沐日回家,一路上好不气派,马笼头全是黄金为饰,道路生光;路旁观者如云,啧啧赞叹,挤满路旁。”有正面写,有侧面写,其显赫之势可知。再说到家中情况:进得家门,左顾右盼,只见庭前池中一大群鸳鸯,双双对对排列成行;又闻家中所养白鹤,于东西厢发出噰噰的鸣声。它们都在欢迎主人的归来。有禽则有池,其庭院之广大可知。这一段,分四层对这一豪富之家的富贵、气派、享受极意铺排渲染,以见其不同寻常,从而与上文“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的话相照应,以见言之不虚。至此,这位豪富在长安城中的权势、地位如何,便不言而喻了。“大妇织绮罗”六句是第三部分,写家中三妇所为。“我主人家中三子各有一妇,大妇、中妇长于织作,能织绫罗绸缎。小妇另有所长,一到全家团聚之日,便以鼓瑟来为全家助兴。”“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两句有双重含义,一是承小妇挟瑟说,是转述小妇语:“请公公高堂安坐(当然也包括家中其他成员),听我奏一曲。”这层意思显得亲切风趣,气氛活跃。二是借此语兼而表白歌者自己奏曲献歌的心愿。丈人,从前一层意思说,是称公公,从后一层意思说,是尊称主人。调丝,调弦定音以奏乐曲。未央,即未尽,这里是尚未调好音。这一段写三妇之所为,以见这一豪富之家的家礼家风和家庭之乐,同时也暗示媳妇们能有如此才能,把家事操持得井井有条,则家中其他人员的才干,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六句,后代诗人多敷衍其诗意,形成了《三妇艳》等一系列新的乐府诗。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对那位主人家的富贵享乐作铺排渲染,写得气氛热烈、生动夸张,笔法犹如汉代大赋,尽管没有佳句妙语,但其气势也足以打动和感染读者。这种玉堂金马的重叠堆积,正是汉代国力强盛的折光反映;而这种层层铺排、极力渲染的笔法,使诗歌充满着力度和厚度,这也正是汉代民族力量浑厚、民族精神旺健的反映,从中读者可以形象地感受到汉代被称为封建社会之“盛世”是信然不诬的。这,就是此诗所具有的社会认识价值。它和《东门行》、《妇病行》等反映贫苦人民生活的乐府诗一样,都是后人了解汉代社会真貌的不可缺少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