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唐代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
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
有石焉,翳于奥草;
有泉焉,伏于土涂。
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
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望其地,且异之。
始命芟其芜,行其涂。
积之丘如,蠲之浏如。
既焚既酾,奇势迭出。
清浊辨质,美恶异位。
视其植,则清秀敷舒;
视其蓄,则溶漾纡余。
怪石森然,周于四隅。
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
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
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
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
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
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
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
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
山原林麓之观欤?
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翻译

在城市边缘,如果想营造一个宛如深山幽谷、峭壁深渊的景致,那就必须搬运高山巨石,开凿溪涧沟壑,越过险峻之地,耗费极大的人力,才能实现。然而,要想完全复制天地自然的鬼斧神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需要利用现有的环境,顺应地形,保护自然,这样的理想在过去很难实现,但在今天,却成为了可能。
永州,正是九嶷山的脚下。这里最初规划时,围绕着山峦建成了城墙。山中隐藏着石头,被繁密的野草覆盖;地下流淌着泉水,被泥土和淤泥掩埋。这里是蛇虫鼠兽的栖息地,生长着茂密的树木与有毒的杂草,混乱交织,形成了一个肮脏的荒废之地。韦公来到此地后,一个月过去,事务不多。他发现这片土地独特,决定开始整治。他清理了杂草,整修了道路,堆积的泥土形成了小丘,流淌的清水变得清澈。之后,焚烧和疏导,奇异的地形显现出来,清浊分明,美丑各别。观察植被,它们显得清新舒展;查看水流,它荡漾弯曲。四周围绕着众多怪石,它们环绕在四角,有的排列,有的匍匐,有的站立,有的倒下。石洞蜿蜒,石堆高耸。于是,建造了房屋作为观赏游览的地方。所有这些元素,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厅堂之下展示各自的功能与形态。外部则是连绵的山峦、高坡、林木与山脚,时隐时现。近处是一片绿色的田野,远处则与天空的碧蓝相接,这一切都汇集在城门之内。
随后,韦公邀请客人参观,并举行宴会。有人赞叹并祝贺说:“看到您的建筑,了解您的心意。您顺应土地的特性创造出胜景,难道不是想要顺应风俗以促成社会的变革吗?您选择丑陋而选取美丽,难道不是想要清除残忍,扶持仁慈吗?您清除污浊,让清流得以流通,难道不是想要废除贪婪,提倡廉洁吗?您居高临下,眺望远方,难道不是想要让家庭和睦,百姓明晓吗?因此,这座建筑不仅满足了草木、土石、水泉的自然适意,也不仅仅提供了山川林木的景观,它还将激励后续治理者,从细微之处洞察宏大的理想。 柳宗元请求将此事记录在石碑上,镌刻在墙壁上,作为两千石官员的典范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