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唐代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
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
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
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
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
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
四海岂尽无虞?
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
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
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
风俗岂尽敦厚?
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
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
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
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
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
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
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亦惟少垂察焉。
渎冒威尊,惶恐无已。
愈再拜。

翻译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拜见相公大人。我听说周公担任辅相时,非常急于见到贤能之人,他吃饭时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三次握着头发停下来,就为了接待贤士。天下的贤才都被举荐任用了,奸邪谄媚、欺压百姓的人也都被清除干净了,四海之内没有忧患,边远的九夷八蛮也都来朝贡,天灾、怪异现象、虫草灾害也都平息了,礼乐刑政等教化手段也都修整好了,风俗也变得淳厚了,万物生长、风雨露水的滋润也都各得其所,吉祥的征兆、麒麟凤凰龟龙等瑞兽也都齐全了。周公以圣人的才能,凭借叔父的身份,他辅佐君王、推行教化的功绩如此显著。那么他所求的贤士,难道还有比周公更贤能的吗?不只没有比周公更贤能的,难道还会有比当时百官更贤能的吗?难道还会有人能对周公的教化有所补益吗?然而周公却如此急切地寻求贤士,唯恐自己耳目听不到、看不到,思虑有不到的地方,辜负了成王托付他的心意,无法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像周公这样的用心,假如他当时辅政教化的功绩还没有这样明显,又不是圣人之才,也没有叔父的亲情,那恐怕连吃饭洗头的时间都没有了,岂止是吐哺握发这么辛苦呢?正因为如此,所以今天人们仍然称赞成王的德行,称颂周公的功劳不断。如今您作为辅相,也已经很接近周公的地位了。天下的贤才是否都已任用?奸邪之人是否都已清除?四海是否都无虞?边远的夷狄是否都已臣服?天灾和异常现象是否都已消除?礼乐刑政等教化制度是否都已修整?风俗是否都已淳厚?万物和风雨露水是否都各得其宜?吉祥的瑞兽是否都已齐全?您所寻求的贤士,虽然不能与圣德相比,但与当时的百官相比,难道全都比不上吗?他们所说的话,难道一点帮助都没有吗?现在虽然不能像周公那样吐哺握发,但也应该引进他们,考察他们的言行,决定取舍,不应只是沉默而已。我等待您的召见,已经四十多天了。两次上书,心愿却未能传达;多次到府门前,却被门卫拒绝。只因我愚昧无知,不知退避,所以又提起周公的故事。希望您也能体察我的一片诚心。古代的士人三个月没有做官,就会被人同情,出使国外必定要带着礼物。之所以重视自我推荐,是因为如果在周国不行,就去鲁国;在鲁国不行,就去齐国;在齐国不行,就去宋国、郑国、秦国、楚国。而今天,天下只有一个君主,四海同属一个国家,离开这里就只能去夷狄之地,远离父母之邦了。因此,那些想实现抱负的士人,如果在朝廷不得志,就只能归隐山林罢了。山林,是士人独善其身、安于清静的地方,但那些不关心天下的人才能安心。如果有心为天下担忧,就不可能安于山林。所以我总是不断上书,不知羞愧,多次到府门前,却不知停止。这还不止于此,我心中惶恐不安,只怕不能进入大贤的门下。希望您稍加体察。冒犯您的威严,内心惶恐不已。韩愈再次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