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屈原 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
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
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翻译

屈原被流放后,已经三年无法回到朝廷。他竭尽智慧与忠诚,却因谗言而被阻隔。心中烦乱,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他前去拜访太卜郑詹尹,说道:“我心中有些疑惑,希望先生能为我解答。”詹尹整理好占卜的工具,问道:“您有什么要问的?”屈原说:“我是应该保持真诚朴实,忠心耿耿,还是应该四处奔波,迎合世俗,永无止境?是应该辛勤耕作,铲除杂草,还是应该攀附权贵,追求名声?是应该直言不讳,哪怕危及自身,还是应该随波逐流,贪图富贵,苟且偷生?是应该超然物外,保持本真,还是应该阿谀奉承,讨好他人,甚至屈从于妇人?是应该廉洁正直,保持清白,还是应该圆滑世故,像油脂一样滑腻,像皮革一样柔顺,去迎合世俗?是应该像千里马一样昂首挺胸,还是应该像水中的野鸭,随波逐流,只为保全自己?是应该与骏马并肩而行,还是应该跟随劣马的脚步?是应该与黄鹄比翼高飞,还是应该与鸡鸭争食?这些选择,哪个是吉,哪个是凶?我该何去何从?世间浑浊不清,蝉翼被视为重,千钧却被轻视;黄钟被毁弃,瓦釜却雷鸣;谗言之人高高在上,贤士却默默无闻。唉,我默默无言,谁能理解我的廉洁与忠诚?”詹尹放下占卜的工具,叹息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万物皆有不足,智慧也有局限;占卜之术无法触及所有,神灵也有无法通达之处。您只需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占卜确实无法为您解答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