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共公择言》

佚名 先秦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酒酣,请鲁君举觞。
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
’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以;
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
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
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
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
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
”梁王称善相属。

拼音

liáng wáng wèi yīng shāng zhū hóu yú fàn tái.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jiǔ hān, qǐng lǔ jūn jǔ shāng.酒酣,请鲁君举觞。lǔ jūn xìng, bì xí zé yán yuē:" xī zhě, dì nǚ lìng yí dí zuò jiǔ ér měi, jìn zhī yǔ, yǔ yǐn ér gān zhī, suì shū yí dí, jué zhǐ jiǔ, yuē:' hòu shì bì yǒu yǐ jiǔ wáng qí guó zhě.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qí huán gōng yè bàn bù qiǎn, yì yá nǎi jiān áo fán jiǔ, hé diào wǔ wèi ér jìn zhī, huán gōng shí zhī ér bǎo, zhì dàn bù jué, yuē:' hòu shì bì yǒu yǐ wèi wáng qí guó zhě.’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jìn wén gōng dé nán zhī wēi, sān rì bù tīng cháo, suì tuī nán zhī wēi ér yuǎn zhī, yuē:' hòu shì bì yǒu yǐ sè wáng qí guó zhě.’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chǔ wáng dēng qiáng tái ér wàng bēng shān, zuǒ jiāng ér yòu hú, yǐ lín páng huáng, qí lè wàng sǐ, suì méng qiáng tái ér fú dēng, yuē:' hòu shì bì yǒu yǐ gāo tái bēi chí wáng qí guó zhě.’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 jīn zhǔ jūn zhī zūn, yí dí zhī jiǔ yǐ zhǔ jūn zhī wèi, yì yá zhī diào yě zuǒ bái tái ér yòu lǘ xū, nán wēi zhī měi yě qián jiā lín ér hòu lán tái, qiáng tái zhī lè yě.’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以;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yǒu yī yú cǐ, zú yǐ wáng qí guó.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jīn zhǔ jūn jiān cǐ sì zhě, kě wú jiè yǔ!" liáng wáng chēng shàn xiāng shǔ.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翻译

梁王魏婴在范台宴请诸侯。酒喝得正畅快时,他请鲁国的君主举杯敬酒。鲁君站起来,离席恭敬地说:“从前,天帝的女儿命令仪狄酿造美酒,味道甘美,献给了大禹。大禹喝了觉得十分香甜,却因此疏远了仪狄,并且戒绝了美酒,说道:‘后世必定会有因为沉溺于酒而亡国的君主。’齐桓公半夜感到饥饿,易牙就为他煎煮烧烤,调和五味,献上美食。桓公吃得心满意足,一觉睡到天亮都没醒,感叹道:‘后世必定会有因贪图美味而亡国的君主。’晋文公得到了南之威这样的美女,沉迷其中三天都不上朝,后来毅然将她推离自己身边,说道:‘后世必定会有因迷恋女色而亡国的君主。’楚王登上强台眺望崩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湖泊,俯瞰水势浩渺,快乐得忘记了生死。于是他发誓不再登上强台,说道:‘后世必定会有因高台美景与池苑享乐而亡国的君主。’如今,您的美酒如同仪狄所酿;您的佳肴,由易牙亲手调制;您身旁有白台、闾须这样美丽的女子陪伴左右,她们拥有南之威般的姿色;您前方有夹林,后方有兰台,这些景致堪比强台的乐趣。这四样中只要占一样,就足以让国家走向灭亡。而今您同时拥有这四种享受,难道不该有所警惕吗?”梁王听后连连称好,深感其言辞恳切且意义深远。

赏析

鲁共公择言翻译及注释二翻译  梁王魏婴在范台宴请诸侯。当大家喝得高兴时,梁王请鲁共公举杯祝酒。鲁共公站起来,离开座位,选择了一番有意义的话,说:“从前,帝尧的女儿叫仪狄酿酒,味道极好,奉送给禹,禹喝了觉得很甜美,于是疏远了仪狄,并戒了酒。说:‘后世必定有因为饮酒而亡国的!’齐桓公半夜里感到饥饿,不舒服,易牙立刻烹煮烧烤,调和五味,进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吃得饱饱的,直到第二天早晨还没睡醒。说:‘后世必定有贪图美味而亡国的!’晋文公得到美女南威,三天都不上朝听政,于是将南威推开,疏远了她,说:‘后世必定有因为好女色而亡国的!’楚庄王登上高高的强台,眺望崩山,左面是大江,右面是大湖,俯视下面,徘徊留连,快乐得忘了死的危险。于是,他发誓不再登上强台。说:‘后世必定有爱好修建王室园林而亡国的!’现在,梁王你的酒杯里是仪狄的酒;你的饭菜是易牙所烹调;你左面的白台,右面的闾须,是南威般的美女;你前面有夹林,后面有兰台,是和强台一般的快乐。这四件事里只要有一样,就可以亡国。梁王你而今兼有这四样,难道可以不警惕吗?”梁王听了,连声称赞说好。注释1.鲁共公:鲁国国君,名奋。2.梁王魏婴:梁惠王,即魏王,因魏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又称梁。梁惠王十五年(前344)召集逢泽(今开封东南)之会,自称为王。当时,梁强盛,鲁、卫、宋、郑的国君均来朝见。3.鲁君:鲁国君主,即鲁共公,名奋。觞:酒杯。4.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即站起身,离开座席,表示严肃恭敬。5.帝女:似指帝尧的女儿。仪狄:美女名。旨酒:美酒。旨,味美。6.不嗛:不满足,有饥饿感。易牙:一作“狄牙”,齐桓公宠臣,善调味。7.南之威:一作南威,美女名。8.楚王: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强台,即章华台。崩山,一作崇山。9.白台、闾须:皆美女名。10.尊:同“樽”,酒杯。白台、闾须:均为美女名。夹林、兰台:梁之宫苑、园林名。

分析

鲁共公择言鉴赏  本文记录的是鲁共公在梁王魏婴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辞,是诫言各诸侯王要警惕酒、味、色、乐的诱惑,否则将有亡国的危险。言直意重,表现了鲁共公卓越的政治见解。  文章的表达,主要运用了譬喻说理、排比言事的手法。全文以大禹疏仪狄而戒酒,齐桓公食美味而不醒,晋文公远南威而拒色,楚庄王不登强台而排乐为例,说明历代明主贤君都是拒酒、味、色、乐的引诱,而梁王兼有四者,足当警惕。理寓于故事中,以譬作喻,便于接受。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气势和说服力。就内容而言,文章张扬的力戒酒、味、色、乐以强国兴邦的思想,不仅在两千多年前有益,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勿庸置疑的现实意义。  文章开始先概括叙述梁惠王与诸侯宴饮的情况。“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一句,言虽简而作用大,既交代了当时情况,又总领全篇,文章皆由此而生,这一句表明了梁王的主人地位,而与会诸侯都是弱小之邦。一“觞”字点出宴饮,而“范台”又是魏国之名台,聚美女歌吹娱乐之所在。在此梁惠王自满自得,恣意作乐的情形自然表露出来了,为下文作了铺垫交代。接着写“酒酣”梁王“请鲁君举觞”,即请鲁共公为与宴的诸侯们祝酒,更突出了梁惠王在这些诸侯中的身份和地位,并引出鲁君的祝酒之辞。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写鲁共公非同凡响的祝酒辞。鲁共公起身,离开座席祝酒,“避席”这一举动不同寻常,认真严肃可想而知。“择言”一词更显示出鲁共公不是一般地祝酒助兴,而是大有用意。鲁共公的祝酒辞分两层,第一层先以“昔者”领起对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对酒色淫逸要提高警惕看法的陈述。文章分别以大禹饮仪狄所造之酒,觉得异常醇美,而引起警觉,疏远了仪狄,再也不喝美酒,并告诫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说明戒酒对一国之君的重要意义。又以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食易牙五味之调而感到舒适,引起警觉,告诫说“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又以晋文公得美女南之威,引起警觉,告诫说:“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庄王有章华台之乐,醒悟后“盟强台而弗登”,告诫道“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说明国君要警惕嗜欲女色等。文章在这里将禹与著名的春秋五霸中有作为的国君拈出,写他们也曾经受到过美酒、佳肴、女色、高台陂池之乐的诱惑,但他们都是有理智又贤明的君主,都能很快有所觉悟,戒掉酒色娱乐给他们带来的坏毛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治国安邦,给后世提供了榜样。这层以古人为镜,写得文辞严整,文势贯通,方面俱全,又有层次感,同时又具有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味道。  在第二层中,鲁共公极自然地将梁惠王与古代贤明君王对比,从以上四个相应的方面指出梁惠王奢侈淫靡俱全,已显露出亡国之兆,却还自恃强大,不知醒悟,点明其“择言”祝酒的深刻含义所在,突出文章的主旨。这段话也是分四方面排比写来,对照鲜明,劝讽之意自然显现其中,并在最后以“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告诫梁惠王,语言遒劲有力度,动人心魄,同时又自然得体,使梁惠王最终也不得不服服贴贴地“称善相属”。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整,笔法简练,以祝酒辞的形式,却说出事关国家兴亡的大道理,劝讽有力,含义深刻。文章语言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前后对应,有繁有简,如此短章笔法之妙,不可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