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陈维崧 清代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
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
谁争赏?
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
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
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翻译

题写给徐渭的文章《钟山梅花图》,与云臣、南耕、京少一同吟诵。画中十万多枝梅树,枝条宛如银色的虬龙般坚韧有力,花朵轻盈如同玉制的鲸鱼翩翩起舞。那时,梅花似乎承受不住烟雾缭绕,香气却飘进了皇宫深处;它们娇弱地躲避着雨滴,倒映在清冷的西宫水面上。河岸两旁的亭台楼阁接连天际,音乐歌声直上云霄,第十四层楼里洋溢着太平盛世的欢乐。谁能有幸共赏此景?只有那些佩戴珍珠的贵族和身佩美玉的高官。
而今潮水拍打着孤零零的城池,只有船上歌女头顶的明月独自闪耀。可叹那一夜乌鸦哀啼,落花也带着怨恨;五陵墓地的石马静默,流水悄无声息地流逝。想要寻觅往昔繁华,仿佛无处可寻,眼前所见恍如梦境,这幅画卷实则是泪水的倾诉。携带着这幅画,让余生伴随着水天之间的闲聊,在江海的广阔中悠然度过。
如此,诗中以梅花为引,从昔日的盛景过渡到今日的凄清,借自然之景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繁华易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