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
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
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
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
更不问、埋香何处?
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
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
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
看岁岁朱颜犹故。
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
凭彩笔,绾春住。

翻译

绣孙是我的二女儿,她写了一首关于落花的词,情感凄凉哀婉。其中有句:“叹年华,我亦愁中老”。我认为年轻人不该如此悲观,便扩展了她的意境,也作了一首词。春天匆匆而过,仿佛从醉梦中醒来,眼前已是绿树成荫。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凋零,被东风吹散,也不问它们最终归于何处。可笑的是那些痴情的人,感叹时光流逝,写下伤感的文字:“春去也,那能驻?”
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旅居,不必过于留恋鸣鸠和乳燕的叫声,或是飞舞的落花与柳絮。其实美好的时光并未真正消逝,不要说春天离去得太快。每年春天,鲜艳的颜色依旧如故。我自己也虚度了许多光阴,在花影下坐着,竟未察觉夕阳西下。希望用我的彩笔,留住这美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