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苏轼 宋代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
”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翻译

我看到文忠公,他的四个儿子都十分出众。其中仲子才华横溢,就像一颗直径一寸的宝珠,照亮夜空如同明月。他写诗时灵感如脱兔般灵动,下笔之前便已构思完整,犹如鹰隼先落。他的知音如同三国时精通音乐的周郎,言谈间也充满英气与才智。对于他来说,写文章不过是闲事,追求道学才是深入神秘境界的大事。去世后成为长白山之主,名字被记录在天界红色的宫阙之上。(熙宁末年,仲纯父在京城东边见到我,说:“我梦见一位道士拿着任命文书给我,说:‘上天命令你担任长白山的主人。’这是什么预兆呢?”第二年,仲纯父就去世了。)如今,在清颍河的尽头,他已随白鸥而去,令人悲痛不已。值得欣慰的是,我遇见了三位少年,他们都拥有非凡的气质和远大前程。千里之遥并非难事,只是不要因一时挫折而跌倒。临别之际,我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希望你们能将这些话铭记于心,如同书写在笏板之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