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扇诗》

鲍子卿 南北朝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拼音

xì sī běn zì qīng, ruò cǎi hé zú miǎn.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zhí wèi fā hóng yán, miù chéng wò zhōng shàn.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zhà fèng cháng mén qì, shí chéng bǎi liáng yàn.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sī zhuāng kāi yǐ yǎn, gē róng yǐn ér jiàn.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dàn huà shuāng huáng gǔ, mò huà gū fēi yàn.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翻译

细丝本来就轻盈,微弱的色彩哪里值得仔细看。只是为了衬托红颜之美,却误成了手中的扇子。它忽然间陪伴着长门宫中的哭泣,有时又参与柏梁台上的盛宴。想要装扮时已经掩去了光彩,歌声中隐现着容颜。只愿画上一双比翼双飞的黄鹄,不要画那孤单飞翔的燕子。

赏析

咏画扇诗赏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诗人与画家在行为上互相合作,或为画题诗,或为诗作画;在理论上又相通相近,所以便促成了中国诗画史上第一次诗画较为密切的融合。这无疑是题画诗形成的机缘与条件。就绘画而言,据《贞观公私画史》载,魏晋时期教化类绘画尚有十之一二,到南北朝时期,便十分少见了。由于政治权力对文化思想干预较少,这便为当时的诗人、画家的思想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一个时期内,生活的怪异化,思想的极端化,形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生活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