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塔》

苏轼 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翻译

楚地的人们为屈原的遭遇感到悲伤,这种情感历经千年仍未消减。他的精神飘向了何方,只有老人们在空自哽咽。直到今天,在那青色的江水上,人们还投下饭团以慰藉他的饥渴之灵。而赛龙舟的习俗也由此而来,那哀痛的呼喊声仿佛能将楚山震裂。屈原是一位伟大的勇士,他赴死的决心极其坚定。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这份深情厚意呢?他们依依不舍,不忍心与他诀别。南宾这个地方曾经属于楚国,山上有一座遗留下来的塔。这应该是信奉佛教的人建造的,担心屈原的灵魂会沉沦消失。虽然这件事没有确凿证据,但那份心意却是真挚深切的。古人中谁又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呢?何必过于计较生死之间的曲折。名声是永恒不灭的,而富贵不过是短暂的热度。正因屈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才坚持着自己的气节直至生命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