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宋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翻译

梅子金黄,杏子饱满,小麦一片金黄,菜花稀疏,如同雪花般洁白。夏日悠长,篱笆间行人稀少,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五月,江南的麦田里寒意犹存,农民们在移栽秧苗时还得穿着棉衣。稻田里的幼苗紧密排列,像一块块小石头,而今年的田水浅至仅有一尺。
两季成熟的麦子带来丰收的气息,田间弥漫着喜悦,人们不再为粮食发愁,直至秋风吹起,稻谷成熟。
家中的饼炉与蒸笼散发出食物的香气,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忙碌的妇女整夜操作绢机,老人却因催缴赋税而焦虑不已。
蚕桑丰收,留下丝线编织夏日的衣物。下田汲水,引江流灌溉,高垄则逆向将水引入。地势不平,人力耗尽,年轻男子整天站在踏车上劳作。
白天耕田,夜晚纺麻,村庄里的男女各自承担家务。孩童虽然不懂耕织,但也学着在树荫下种植黄瓜。
槐叶均匀,日光清凉,葱郁的鼠耳草绿意盎然。三公只能欣赏三株,而闲散之人享受着清幽的树荫,满心欢喜。
行人在尘土中行走,汗水如浆。稍作停留,在我家汲取井水的清凉。借给我门前的石板坐,柳荫下的午后,凉风习习。
泛舟于千顷荷花之中,享受着游玩的乐趣,直到天色渐晚才依依不舍离去。家人悄悄识得船只的行踪,惊动了水面上的小鸭。
采菱果辛苦,荒废了农具,手指染红,皮肤干裂。无力购买田地,只好在水边耕种,近来湖面也征收租税。
蝉鸣蛙叫,喧闹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炎热。若非以痴聋对治,梦魂又如何能到达那宁静的床榻?
以上便是对原文诗意的白话文翻译,旨在保留其优美的散文风格,便于现代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