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元好问 金朝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
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
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
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
“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
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翻译

在泰和年间,大名府有一户人家的小儿女,因为私情不如意而投水自尽,官府四处寻找却找不到人。后来有踩藕的人在水里发现两具尸体,衣服还能辨认出来,这件事才真相大白。这一年,这个池塘里的荷花都开成了并蒂花。当时沁水的梁国用担任录事判官,他向李用章内翰讲述了这件事。这首词就以乐府曲调《双蕖怨》为题。
“咀嚼五色灵芝,香气透入九窍;吞咽三危山的祥瑞露水,春天的气息触动七情”,这是韩偓《香奁集》自序中的话。问那莲根,有多少丝线?莲心又为谁而苦?两朵莲花脉脉含情地相对而开,不过是旧时的儿女。天既然允许,为何不让白头偕老的鸳鸯在水边终老?夕阳默默无言。算了吧,谢灵运在烟雾中,湘妃在江边上,都不算最伤心的地方。
香奁中的梦,依旧有灵芝与瑞露的美好。人间短暂,古今如一。海枯石烂,情缘仍在,幽怨不会埋没于黄土之下。相思树年年生长,岁月流转,却无缘无故又被西风耽误。兰舟请稍作停留,怕的是再次载酒而来,只见红衣凋零,落满风雨,散乱地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