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陶渊明 魏晋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翻译

我隐居在简陋的屋檐之下,与尘世间的喧嚣隔绝甚远。环顾四周,无人能识我真容,即使在白天,我也紧闭柴扉,不与外界往来。岁末的寒风凄厉地吹过,连日的大雪遮蔽了天空,灰蒙蒙一片。我侧耳倾听,只有微弱不可闻的声音;抬眼望去,只见皑皑白雪明亮洁净。冷冽的寒气透入衣襟袖口,我生活清贫,常常只能以箪食瓢饮度日。空荡荡的屋宇中,毫无令人愉悦之物。我遍览千年的典籍,时常能从中感受到先贤们的高尚情操。他们的崇高境界我难以企及,却也让我坚定了安于贫穷的生活态度。如果平坦显达的道路并非我心所向,那么选择这样的隐居生活又何尝是拙劣的选择呢?我将这份心意寄托于言辞之外,这种心领神会的默契又有谁能真正辨别呢?
简而言之,我隐居简室,与世隔绝,无人相识,常闭柴门,日子在凄风苦雪中度过。耳畔仅剩微弱风声,眼前唯有皑皑白雪。生活清苦,寒气逼人,屋内空寂,无一丝欢愉。我研读古籍,敬仰先贤高洁情操,虽不能至,但坚守清贫。宁栖隐而不求仕途,此选择并非愚拙。心中之意寓于言外,此中深意,谁能真正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