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林嗣环 清代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翻译

京城中有一位擅长口技表演的人。一次,恰逢有贵客大摆宴席,他在厅堂东北角设立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障,表演者坐在屏障内,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以及一块醒木罢了。宾客们围坐四周。稍过片刻,只听见屏障内醒木轻轻一拍,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无人敢喧哗。远远地传来深巷中的狗叫声,接着便有妇人被惊醒,打哈欠、伸懒腰,她的丈夫则在说梦话。不久,婴儿也醒了,大声啼哭。丈夫也被吵醒。妇人安抚婴儿哺乳,孩子边吃奶边啼哭,妇人一边拍着孩子一边哼唱哄他。这时,另一个稍大的孩子也醒来,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此时,妇人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哼唱的声音、婴儿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来的说话声以及丈夫斥责大孩子声,这些声音同时发出,各种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座宾客无一不伸长脖子、侧耳倾听,面带微笑、默默赞叹,认为口技表演精妙至极。
没过多久,丈夫打起了鼾声,妇人拍孩子的动作也渐渐慢下来。隐约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活动的声音,还有盆碗等器皿翻倒的声音,以及妇人在梦中的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稍稍坐正了身子。突然,有人大喊:“失火啦!”丈夫立即起身大喊,妇人也跟着起身大喊。两个孩子齐声哭泣。紧接着,成百上千的人一同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哭泣,成百上千的狗狂吠。其中还夹杂着房屋倒塌、烈火燃烧、风声呼啸等各种声响,所有可能有的声音一齐爆发;再加上成百上千的呼救声、拉拽房梁声、抢夺财物声、泼水救火声等。凡是可以想到的声音,无一不在其中。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根手指,也无法指出其中任何一种声音的具体来源;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无法说出其中任何一处声音的名称。于是,在场宾客无不脸色骤变,纷纷离开座位,挽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颤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走。突然间,醒木再次一拍,所有的声音瞬间消失。撤去屏障一看,里面只有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块醒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