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_寄鉴湖诸友》

张可久 元代
寄鉴湖诸友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赠琵琶妓王氏舞腰回雪脸舒霞,席上人如画。
压柳欺梅旧声价,弄琵琶.风流不似明妃嫁。
金樽翠斝,玉纤罗帕,同醉凤城花。
忆疏斋学士郊行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
驴背敲诗暮寒峭,路迢迢,相逢不满疏翁笑。
寒郊瘦岛,尘衣风帽,诗在灞陵桥。
春思倚阑花影背东风,暗解清宵梦。
舞扇歌衫与谁共?
恨忡忡,一春愁压眉山重。
灯花玉虫,罗屏金凤,残月小帘栊。
鉴湖夜泊鉴湖一曲水云宽,鸳锦秋成段。
醉舞花间影零乱,夜漫漫,小舟只向西林唤。
仙山梦短,长天月满,玉女驾青鸾。
离情几场秋雨老黄花,不管离人怕。
一曲哀弦泪双下,放琵琶,挑灯羞看围屏画。
声悲玉马,愁新罗帕,恨不到天涯。
山中一方明月杏花坛,剑气霞光烂。
回首蓬莱自长叹,佩秋兰,黄精已够山中饭。
劳心又懒,干名不惯,归伴野云闲。
夜宴二首砑金罗扇当花笺,醉草湘妃怨。
曲曲阑干锦屏面,小壶天,花花按舞六幺遍。
寒玉响泉,香风深院,明月十三弦。
翩翩白鹭伴诗癯,船系青山暮。
一曲瑶筝写幽素,夜何如?
飞吟亭上神仙路。
琼楼玉宇,白云红树,月冷洞庭湖。

翻译

秋雨连绵,城市里一片清凉。我独自倚靠在平山上,眺望着远方。这景色,与当年鉴湖之上的景象大不相同。那时,湖面上飘着锦簇般的云朵,香气扑鼻,采莲的人们在荷花荡中谈笑风生。西风中,雁阵南迁,渔歌唱起,这些声音仿佛都融入了那片碧波之中。
我将一把琵琶赠给名为王氏的妓女。她的舞姿轻盈如回旋的雪花,面容娇艳如绽放的晚霞,在宴会上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她比柳条更胜一筹,比梅花更加傲骨,她的琴艺并不亚于当年的王昭君。我们举杯畅饮,用翠绿的酒盏和精致的手帕一同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如同在京城的花园中尽情嬉戏。
记得有一次,我在郊外漫步,飞雪与梅花交织在树梢之间,春日的景象变得颠倒错乱。骑在驴背上,我吟诗应对冬日的寒冷,但即使如此,遇见老友疏翁时,我们依旧欢笑不已。在寒郊中,我们穿着薄衣,带着帽子,一起在灞陵桥旁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春天里,我倚靠在栏杆上,面对着被风吹动的花朵。一阵东风吹过,我的梦境也被唤醒,心中充满了忧愁。舞扇、歌衫,这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只能成为回忆。愁绪重重,整个春天都在眉头堆积。灯光下的小虫,金边的酒杯,还有那轮残月,都成为了我内心愁绪的见证。
在鉴湖旁停泊的小船上,湖水一片宁静,云朵与水面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醉意朦胧中,我在花丛间舞动,夜晚的湖面显得格外漫长,只听见远处呼唤的声音,小舟缓缓驶向西林。仙山的梦境短暂而美丽,长天之下,满月高悬,玉女驾着青鸾飞过。
离别之情,如同秋雨般连绵不绝,让黄花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我弹奏着哀伤的乐曲,泪水滑落,对着围屏上的画面感到羞愧。琴声凄厉,如同玉马的悲鸣,愁绪新添,罗帕湿透,心中的思念无法抵达遥远的地方。
在山中,我置身于杏花坛旁,剑气与霞光交相辉映。回顾过去,我独自感叹,佩戴着秋兰与黄精,满足于山中的生活。劳心劳力,我不习惯追求名利,宁愿与野云相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夜宴上,我手持砑金罗扇,如同当花笺一般,挥洒出湘妃的怨言。曲曲折折的栏杆前,锦屏映照着我的容颜,小壶天中,花儿随着六幺曲舞动。寒泉的响声,深院的香气,十三弦的音乐,构成了一场美妙的盛宴。
白鹭翩翩,陪伴着我这个诗人的孤影,船系在青山之下。一曲瑶筝,诉说着幽静与素雅,夜晚的飞吟亭上,仿佛通往神仙之路。琼楼玉宇,白云红树,月色冷清,洞庭湖上,星辰闪烁。